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素的抉择

杨约是杨素同父异母的弟弟,生年不详,应该比杨素小不太多,现为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二把手)。别看他现在官职不低,实际上他早年就是一个宦官,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太监。

堂堂贵族子弟,为什么想不开要去做太监呢?

这事说来有些悲惨。杨约小时候顽皮,总喜欢爬树,有一次不小心从树上坠落,被树枝划伤裆部,这才入宫做了宦官。

好在杨约的家族足够强大,又有一个能干的哥哥帮衬,所以他后来脱离宦官行列,成了朝中大臣。

或许就是这样的童年经历,使杨约心理扭曲,养成了深沉静默、诡谲狡黠的性格。

作为兄弟,杨素和杨约的关系极好。杨素看重弟弟的聪明多智,对他非常信任,凡是遇到大事都会和他商量,这也正是宇文述看重杨约的地方。

当时宇文述携带大量器物珠宝来到京城,在朝见过杨坚后,便利用在京的机会,着手实施拉拢杨素兄弟的计划。

宇文述与杨约是老交情了,对他的性格非常了解,知道可以用金银珠宝打动他。于是一个送礼计划就展开了。

送礼拉关系也是讲究门道的,一般人送礼都是直接送,而宇文述不一样,他的方式要高明多了。

他先是利用老交情,约杨约出来喝酒。酒桌上,又故意把大批精美的器物珠宝展示出来,等杨约看得眼睛放光时,他提出说:“喝酒没意思,不如来点刺激的。咱们来赌博,你赢了,珠宝就归你;我赢了,你喝酒就行。”

杨约一听高兴坏了,竟然还有这种好事,那肯定得赌啊!于是二人边喝酒边赌博,没一会儿工夫,杨约就把宇文述带来的珠宝全赢了去。

之后一段时间,宇文述天天邀杨约喝酒赌博,每次都把带来的珠宝器物输个精光,让杨约赢得都不好意思了。

杨约是聪明人,很快发觉不对劲,心说我又不是“赌神”,怎么会一直赢?宇文述不会是故意输给我的吧?他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请我帮忙?

杨约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于是几天后,他主动请宇文述吃饭,并在席上问道:“您来京城这几天,连续请我喝酒,又送了这么多宝贝给我,我不能白要啊,得报答您,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宇文述见他都这么说了,便开门见山道:“实不相瞒,这些财宝并非我所有,实乃晋王所赐,是他令我送给杨公您的。”

杨约顿时大惊:“晋王为何赐我财宝?”

面对这个问题,宇文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说了一番大道理。

“坚守正道固然是人臣应该做的,但背离常道而符合时宜,也是通达者的良策。自古贤人君子,莫不与时俱进,随势而为,以便避免祸患。您的兄长功名盖世,当权掌事已有一段时间了,在此期间,被杨家屈辱的朝臣不可胜数!现在太子因为欲望不能满足,常常切齿痛恨当权大臣。您虽然尽心竭力侍奉圣上,但想伤害您的人也不在少数。圣上一旦驾鹤西去,您要如何保全家族呢?”

杨约听着若有所思。宇文述接着说道:“现如今,太子已经不被皇后宠爱,圣上也有废黜他的心意,这些您应该是知道的。而今圣上宠信您的兄长,只要他开口,必能请立晋王为储君,晋王一旦当了太子,必将铭记你们兄弟的功劳,如此杨家便可除去累卵之危,得以安如泰山。”

听到这里,杨约算是明白了,合着宇文述是让自己帮晋王夺储啊!杨约心里盘算着:眼下太子失宠,而晋王极受宠爱,我兄长乃是当朝宰相,如果他肯出手,不难帮晋王夺得太子之位,届时我们杨家就是大功臣,必能长保荣华富贵。这买卖值得做。

于是杨约答应了宇文述,回家就把这事儿告诉了杨素。

杨素会做何反应呢?

说来奇怪,《隋书》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杨约传》说杨素听后拍掌大笑,当即决定入伙;而《杨勇传》却说他非常惊讶,迟疑道:“只是不知道皇后如何打算?如果确如晋王其言,我又该怎么办?”

那这两段记载哪个更可信呢?

在我看来,两者皆可信,它们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并且反映了同一个事实:杨素想要加入杨广阵营。

我们知道,杨素并不是一个讲道义的人,他热衷功名利禄,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如今他担任右仆射,是朝中的二号人物,理论上还有上升空间,所以面对杨广抛来的橄榄枝,他当然高兴。但参与夺储毕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成功了固然可保荣华富贵;失败了,却也可能招致灭门之祸。所以杨素在高兴的同时,又有所迟疑。

杨约看出了杨素的疑虑,又对他说:“而今皇上对皇后言听计从,兄长何不把握这个机会,趁早结交依托呢!而且晋王礼贤下士,声名日益显著,又躬行节俭,有人君的风范,以我料想,他将来必能安定天下。兄长如果迟疑,一旦有所变故,令太子掌权,恐怕就大祸不远了。”

杨素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先探探独孤皇后的口风,如果独孤皇后真像杨广说的那样不待见杨勇,那再帮杨广夺储也不迟。

几天后,杨素觅得了机会,当时独孤皇后在宫里举行宴会,杨素奉命参加。宴席上,他故意漫不经心地称赞杨广孝悌恭俭,和皇上很像。独孤皇后听后突然潸然泪下,哭泣道:“你说得太对了。我儿非常孝顺,每次听说皇上和我遣人去扬州,一定会出城远迎。一到和我分别时,未曾不流泪。而且他的王妃也很可怜,我遣婢女去王府,她总是和婢女同寝共食。哪像 地伐和阿云相对而坐,终日酣宴,亲近小人,猜疑骨肉兄弟。”

杨素听到这番话,就知道杨勇已经彻底失宠了,于是顺着独孤皇后的话,大言杨勇如何如何不好。

独孤皇后像是找到了知己,听得连连点头,最后赏赐了杨素大把金银,和他结成了废黜杨勇的统一战线。

自此以后,独孤皇后就经常在杨坚面前说杨勇如何不好,并劝杨坚将他废黜。这让杨坚感到纠结,他虽然对杨勇很失望,但觉得太子还没到被废黜的地步。毕竟废立太子之事关乎王朝未来的兴衰,不能草率决断。而且杨勇已经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太子,如果突然把他废了,朝臣们会做何感想呢?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吧!

所以杨坚对此非常谨慎,打算先问一问上天的意思,然后再做决定。于是他秘密召来了术士来和,请他为自己的几个儿子算算命。当年来和准确地预测了自己能当皇帝,这一次他会做何回答呢?

来和对杨坚说:“晋王眉头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言外之意就是杨广能当皇帝。这个答案无疑又给杨广加了分,使得杨坚更倾向于废勇立广了。

不过杨坚仍然未下决心,又准备询问大臣的意思。他问上仪同三司韦鼎说:“我几个儿子谁能继承皇位?”

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照理说储君已定,谁继位不是明摆着的吗?现在杨坚这么一问,等于是告诉韦鼎,杨勇的太子之位要动摇。韦鼎明白这层深意,也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不敢直接回答,而是说:“陛下和皇后最爱的儿子当能继位,臣不敢预测。”

这个回答非常巧妙,两头不得罪,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杨坚见他不肯明言,也没有再追问。而对于废黜杨勇的事,他还是拿不定主意,只得暂时搁置。

不久,杨勇听说自己爹妈以及杨素要合伙搞掉自己,一时又急又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病急乱投医,竟然寻求巫术,希望以此压制杨广。

这种做法显然起不了什么作用,杨勇也知道不靠谱,所以又适当地调整了一下生活方式,命人在东宫的后园建造平民村庄,故意把房屋建得非常简陋,隔三岔五过去住一住,去的时候穿着布衣,晚上睡觉盖着草褥,跟个平民百姓一样。

你们不是不喜欢奢侈吗,那我艰苦朴素总行了吧!

说实在的,这确实比用巫术强,可问题是,你演得太假了啊,跟杨广比差远了,根本骗不了你爹妈啊!

当时杨坚正在仁寿宫,突然听人说杨勇在东宫不安分,便派遣杨素回京探查,看他究竟在做什么。

杨素正愁怎么抓杨勇的把柄呢,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他到东宫后,在外停留许久却不进门,愣是让杨勇等了半晌。杨勇哪受得了这气,当时就不高兴了,见了杨素后不禁怒形于色,对他一通埋怨。

杨素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自高兴,回去之后便向杨坚奏称:“太子心有怨气,恐怕会做出不寻常的事来,请陛下仔细查证!”

杨坚听了这番话,更加疑心杨勇了。独孤皇后则乘机派人到东宫伺察,收集杨勇的过错,然后添油加醋,罗织成罪状报告给杨坚。终于在她和杨素的内外夹击下,杨勇越来越不得宠,东宫易主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PWpde4G09YxfzENUIJw35eVO42F27o2UT9rmYnez13lU2vwYa8B8M8U5mvNM+Z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