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老

这些议论者都不是普通大臣,而是为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元老重臣,他们是:太常卿高颎、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弼。

高颎就不用多说了,他当了近二十年的宰相,是隋朝第一元老,后来蒙冤罢相,被贬为庶民,赋闲了好几年。直到杨广即位后才被起用为太常卿,主管礼乐、祭祀等事。

贺若弼情况也差不多。隋文帝时期的元老名将,早先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后来因为口出狂言被杨坚除名为民,还险些丢掉性命。而今也只有光禄大夫的散职,没有任何实权。

至于宇文弼,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其实他也是一位元老,与高颎、贺若弼等人年龄相仿,早年参加过平齐、灭陈、北击突厥等重要战役,只不过多数时候都是以副统帅的身份出征,所以不够露脸。

比如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窦荣定北击突厥,宇文弼就是他的行军司马,相当于副帅;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杨素攻陈,宇文弼为行军总管,并且持节号令诸军,为杨素的副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杨谅和高颎征伐高句丽,宇文弼为元帅府司马,仍然是副统帅。

虽然做主帅的机会不多,但宇文弼的功劳并不小,而且他德行很好,声望极高,以至于《隋书》评价他:“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当官正色,为百僚所惮……物议时谈,多见推许……”

这样一看,宇文弼与高颎倒是挺像,不仅同为关陇贵族,年岁相仿,而且都是元老重臣,德高望重,受人尊崇。更关键的是,他们曾经共事过。

正因如此,二人志同道合,关系十分要好,私下多有来往。这是他们能够凑到一起议论北巡的前提条件。

那贺若弼呢?他不是瞧不起高颎吗?怎么也和他们凑到一起了?

不错,贺若弼早年是心高气傲,瞧不起高颎,不过后来他低调了许多,对高颎的态度也转变了,开始敬重和佩服他。当初高颎因王世积一案被杨坚调查,他和宇文弼都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其鸣冤,关系可见一斑。再后来高颎被罢相,与贺若弼一样成了庶人,二人因此惺惺相惜,关系更好了。

三人有这样的关系,凑到一起就不奇怪了。不过他们到底议论了什么,又是怎么惹怒杨广的呢?

这还要从大业二年启民来洛阳朝见时说起。当时杨广为迎接启民,下令征集周、齐、梁、陈的宫廷音乐和民间散乐,此事需要主管礼乐的太常卿出面,因此高颎就参与其中了。而高颎对此颇有看法,他觉得散乐是民间杂戏,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劝谏杨广说:“此乐久废。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

散乐已经废除很久了,现在要是征入宫廷,恐怕那些没有辨别能力的人会舍本逐末,争相学习散乐,从而抛弃雅乐。

客观地讲,雅乐、散乐各有千秋,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不应该分高低。但高颎是太常卿,主管音乐礼仪,反对把散乐征入宫廷也没有错,因为这不符合礼乐制度,而且会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杨广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向启民和突厥人夸耀华夏文化,他必须广征天下音乐,管他什么雅乐散乐,先征来再说,反正突厥人也不懂雅不雅,只要场面大、够热闹就行了,所以就没有听高颎之言,坚持把散乐征入了宫廷。

高颎因此很失望。后来随驾出巡塞北,见杨广太过沉迷享乐,他就更失望了,便对自己的下属太常丞李懿说:“周天元(周宣帝宇文赟)因为沉迷享乐而亡,殷鉴不远,安可重蹈覆辙?”

之后他见杨广对启民过于优厚,深恐养虎为患,又对太府卿何稠说:“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

此后不久又对安德王杨雄(杨雄于仁寿元年改封安德王)说:“近来朝廷很没有纲纪啊!”

总之高颎跟很多人都说过杨广的是非,只是这些人大多保持沉默,没有给回应,倒是宇文弼与他想法类同,私下里对他说道:“天元之侈,以今日之情形比之,岂非更严重吗?”

不久高颎又针对修长城一事说:“修筑长城并非紧急之事!”言下之意就是不该修。

等到杨广造千人大帐,宴请启民及其部落首领时,一直被冷落的贺若弼看不下去了,他也觉得杨广这样太过奢侈,于是就和高颎、宇文弼聊到了一起,私下议论杨广的是非。

三个元老重臣聚在一起聊天,这事本来就挺敏感的,更何况他们聊的还是当今天子,一旦被人发现,很容易被扣上结党之类的帽子。

而不幸的是,他们真就被人发现并且告发了。

也难怪,这毕竟是在出行途中,周围人多眼杂,哪是说话的地方?他们三个人整天聚在一起,难免不被人注意。

结果杨广勃然大怒,以诽谤朝政之罪处死了他们,并将高颎的几个儿子全部发配边疆,贺若弼的妻子被收入官府沦为奴婢。连苏威也因当初曾反对过修筑长城而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

于是一日之内,三位元老大臣被诛杀,一位宰相被罢官,这无疑是隋朝开国以来最大一案。

平心而论,这是一场冤假错案,高颎、贺若弼、宇文弼议论朝政不假,但所言皆为客观事实,是为国家分忧,绝对不该被处死。而且三人都是开国元老,是为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按照大隋律法,即便有罪也应该宽大处理,就像当初杨坚处置高颎、贺若弼一样。

可是杨广竟然仅仅因为一番言论,就同时处死了三位元老,还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发配为奴为婢,这种处理方式实在太过极端。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mFkTcvE4WikD3dfTtsXFAwTz9SWcjP3d4gss/C8yBxebhvnRvxsIfvIda0qrTs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