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要说,杨昭之死是一个悲剧,无论对杨广而言还是对隋朝来说,这都是巨大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他死了,没有人能够顶替他的位置,这使得储君之位长期空置,给隋朝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杨广作为父亲、祖父的慈爱与严厉。
杨广对儿子要求严格,从不包庇纵容,但他又不像周武帝宇文邕和隋文帝杨坚那样苛刻,动辄鞭打、废黜儿子。杨暕犯下大错,如果换作是宇文邕和杨坚的儿子,恐怕免不了受皮肉之苦以及被废黜幽禁。但是杨广并没有过分处置杨暕,只是削夺了他的权力,这固然有杨暕是他“唯一”儿子的缘故,却更多的恐怕还是他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对杨暕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杨昭。
一方面,杨广对杨昭很严格,面对他的苦苦哀求,不为所动;另一方面,杨广又非常疼爱他,在他死后下诏命内史侍郎虞世基撰写哀策文,深深地追悼,并给他上谥号“元德”,意即大德,足见对他的钟爱。
所谓“家事难断”,自古有多少英明君主,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却处理不好自己的家事,造成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悲剧,汉武帝、唐太宗莫不如此。而杨广虽然也出现了家庭危机,但最终的处理是比较妥当的:长子虽然病死了,但把三个孙子培养了起来,而杨暕在经过教训后也规矩了许多,基本没有再干什么坏事。
所以说,杨广作为家长,对子孙的管理比杨坚及历代许多帝王都要成功。
但是他也有失败的地方。
首先,他对儿子关心不够,没有真正了解他们。杨昭身体肥胖,不宜过度劳累,但杨广却任由他反复参拜,直至病倒,作为父亲这是失职的。
其次,他缺少作为父亲的胸怀,太过狭隘。杨暕确实犯了很多错,但有些是杨广强加给他的。就比如说柳氏女一事,杨广之所以愤怒,不是因为杨暕贪恋女色,而是因为柳氏女原本是杨丽华献给自己的,结果却被杨暕接纳了,因此他觉得颜面有损。还有围猎一事,杨暕做的是不对,但也是年轻好胜,杨广因此给他穿小鞋,找他的麻烦,就显得心胸狭隘了。
总的来说,杨广缺少心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出于任何目的冒犯了他,他都要打击报复,即便是亲生儿子也不能例外。
那么,当大臣冒犯他时,他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