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皇孙

虽然不再册立太子,但杨广心中已经有了未来储君的人选。只是这人不是皇子,而是他的小皇孙。

前面说杨暕乱搞厌( )胜之术,是因为担心杨昭之子抢走自己的储君之位。这还真不是杨暕杞人忧天,杨广确实非常宠爱杨昭之子,甚至有立皇太孙的打算。

杨昭英年早逝,死时仅二十三岁,因此留下的子嗣不多,只有三人:长子杨倓、次子杨侗、三子杨侑( yòu )。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他们。

先说老大杨倓。杨倓,字仁安,生于仁寿三年(公元603年),既是杨昭的长子,也是杨广的长孙,生母为大刘良娣。“良娣”是太子妃嫔的称号,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所以杨倓也算是出身高贵。史载他聪明英俊,好读书,重儒学,在杨广诸孙中最受偏爱,常被杨广带在身边。

虽然年纪不大,但杨倓的心性却很成熟,颇有点像他的父亲杨昭。他生母早逝,当时他话都还说不利索,却已经懂得在母亲忌日呜咽流泪,像成年人一样伤心。杨广听闻后觉得很惊奇,因此越发宠爱他。

再说老二杨侗。杨侗,字仁谨,生于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只比杨倓小一岁,生母为小刘良娣。关于大小刘良娣的关系,史书中没有太多记载,估计是姐妹,同时嫁给了杨昭,大刘生了杨倓,小刘生了杨侗。

与兄长杨倓一样,杨侗也仪表俊美、聪明伶俐,而且他秉性宽厚,有仁爱之心,这点很像杨昭。

最后说老三杨侑。杨侑,字仁辅,生于大业元年,生母为杨昭正妃韦氏。与两个哥哥不同,杨侑是杨昭的嫡子,其生母韦妃家世显赫,出身关陇贵族京兆韦氏,乃是滑国公韦寿之女,而韦寿则是北周郧国公韦孝宽的第四子。

说起韦孝宽,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他是西魏、北周名将,曾率军击败尉迟迥,为杨坚建立隋朝打下基础。如此大功臣,杨坚当然不能忘,因此一直善待其子孙,并选了他的孙女作为自己的孙媳妇儿。

由于母亲身份高贵,即便杨侑只排老三,地位也不比杨倓、杨侗低,加上他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因而备受杨广宠爱。

这就是杨昭的三个儿子,虽然才都只有几岁,但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被祖父杨广寄予厚望。

杨昭死后第二年(公元607年),杨广一口气将他们三人都封了亲王:杨倓为燕王,杨侗为越王,杨侑为代王。

我们之前说过,太子、亲王之子一般封郡王,而且大多是七岁以后才封,即便当初杨广当上太子,杨坚也只是封了杨昭一人为亲王,而杨暕仍然是郡王。可是现在杨广竟然一连封杨昭的三个儿子为亲王,而且三人都还没到受封年龄,这在整个隋唐历史上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

要知道,杨广的儿子杨杲只比杨侑小两岁,但他直到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七岁时才被封赵王。

孙子封了亲王,儿子却还没封,这事很不正常。唯一的解释就是杨广太爱杨昭和这三个孙子,尤其是杨昭死后杨暕又不争气,他只能把对杨昭的爱倾注到孙子身上,培养他们成为王朝接班人。至于具体让哪个接班,还得看他们长大后的表现,杨广对此并不着急。

所以今后我们会经常看到杨广出巡时做如下安排:带燕王杨倓随行;命越王杨侗留守洛阳,命代王杨侑留守大兴,各自派大臣辅佐。这样的安排一直持续到隋灭,最终将影响杨倓、杨侗、杨侑三人的命运。因此请记住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现在年纪还小,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登上历史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到这里立储之事就告一段落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又该怎么看待杨广对此事的处理呢? mFkTcvE4WikD3dfTtsXFAwTz9SWcjP3d4gss/C8yBxebhvnRvxsIfvIda0qrTs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