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这个人只可能是齐王杨暕。因为杨广只有两个成年的儿子,现在死了一个,就剩一个,不立他还能立谁呢?
而且杨暕也不差,他和杨昭都是嫡子,只是晚生了一年,有长幼之别而无贵贱之分。如今杨昭病死,他就相当于嫡长子,照理说是要被立为太子的。
事实上杨广原本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在杨昭死后不久,他就命吏部尚书牛弘为杨暕妙选官属,准备让他接班。而满朝文武也都认为杨暕会成为储君,纷纷把自己的子弟推荐给牛弘,以便跟杨暕攀上关系。
到大业三年,杨广又先后任命杨暕为雍州刺史、河南尹,让他管理两京的治安,同时又将原先杨昭手下的两万多人全部划拨给了他。
然而直到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杨暕仍然没有当上太子,不仅如此,他还失了宠,受到父亲的审查。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是因为杨暕自己不争气,犯了大错。
杨暕此人“美容仪,疏眉目”,是个美少年,并且涉猎经史、擅长骑射,可谓文武双全。但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俊才,却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骄纵。
与杨昭的仁厚谨重不同,杨暕为人骄傲放纵,德行实在不怎样。原本做齐王时,他还能克制自己,但杨昭死后,百官都以为他即将成为太子,纷纷来巴结讨好他,把他捧上了天。因而他忘乎所以,愈加骄纵,干出许多不法之事和有违伦理道德的事,并且得罪了父亲杨广。
这些事总结下来,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亲昵小人,声色犬马。
作为首都的军政长官,杨暕掌管着洛阳及周边各县的治安,手下有一大帮官吏,权力极大。可惜他却不干好事,反而亲昵小人,纵容他们胡作非为。
他曾命亲信乔令则、库狄仲锜( qí )、陈智伟等人在洛阳寻求声色,而这几人都不是什么善茬,仗着杨暕撑腰,放纵不法,干了不少缺德事,与流氓恶霸差不多。
比如,他们经常四处打听谁家有年轻漂亮的姑娘,一旦发现,便声称是齐王的命令,直接送入王府,但不是献给杨暕,而是悄悄藏起来,供自己淫乱,然后抛弃掉。如此小人,真不知杨暕是怎么招揽到身边的。
此外,库狄仲锜、陈智伟等人还曾到陇西寻求名马,他们肆意抓捕各部落胡人,对其进行拷打烧烙,责令交出马匹,然后带回献给杨暕。不过杨暕还算是有良心,知道马是被夺来的后,便命他们将马归还给马主人,但他们竟然对外声称马是齐王所赐,偷摸牵回了自己家。
可笑杨暕,整天被一群小人围绕,被蒙骗了还不自知。
其二,行为骄纵,与父争利。
杨暕平时骄纵也就罢了,要命的是他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竟然连父亲都敢得罪。
有一次,乐平公主杨丽华上奏杨广,说是有个姓柳的女子,长得那叫一个漂亮,应该选入后宫。杨广当时没在意,很长时间都未答复。杨丽华以为他不感兴趣,便把柳氏女进献给了风头正盛的杨暕。杨暕喜好女色,一听有美女,那当然是来者不拒,毫不客气地收下了。没想到不久之后杨广又想起了柳氏,询问杨丽华说:“柳氏女现在何处?”杨丽华不敢隐瞒,如实回答道:“在齐王家里。”杨广听后大不高兴,对杨暕便有了意见。
如果说柳氏女的事是杨暕不小心得罪了父亲,有些冤枉,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纯属于其自作孽不想活了。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杨广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宁武),杨暕也跟随而来。其间杨广率众进行围猎,命杨暕率领千骑一起入围,结果杨暕猎得大量麋鹿,而杨广却一无所获。杨广因此非常生气,冲左右侍卫发了一通火,斥责他们不争气,没有把猎物赶来。侍卫们纷纷叫冤,都说猎物全被杨暕拦下了,过不来。杨广一听大怒,想发火又没处发,于是命人收集杨暕的过失,准备给他定罪。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想给谁定罪,那还不容易吗?何况杨暕骄纵惯了,平时没少犯错,根本不愁抓不住把柄,这不眼前就有一条。当时制度规定:县令无故不得离开县境。而杨暕因为宠信伊阙县令皇甫诩,竟公然违反禁令,私自将他带到了汾阳宫。
这原本可能算不上什么大错,如果换作以前,杨广最多也就是口头批评他几句。可是现在情况特殊,杨广因为狩猎之事对他有火,正想收拾他呢,一听有这事,立刻大做文章:先是授意御史韦德裕上书弹劾他,然后派出一千多名甲士搜查他的宅第,将皇甫诩揪了出来。
这样一来,杨暕的脸就丢大了,此后他日渐失宠,册封太子的事也没了动静。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他的第三条罪状:与人淫乱,暗搞巫术。
杨暕此人不仅好色,而且非常好色,毫无道德底线。他的原配妻子韦妃死得早,他竟然与韦妃的姐姐勾搭成奸,还生了一个女儿。而韦妃的姐姐是有夫之妇,丈夫姓元。
杨暕还迷信旁门左道,乱搞巫术。
由于越来越不得宠,杨暕深恐自己当不上太子,加上杨昭有三个儿子,虽然都只有几岁,但很得杨广喜欢,保不准将来就会被立为皇太孙。杨暕越想越不安,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于是用起了旁门左道。他先是召相士入府,令其为自己的姬妾相面,想看她们是否有富贵之相。相士看了一圈,指着韦妃的姐姐说:“这个生孩子的能成为皇后。”杨暕很高兴,接着又用厌胜之术诅咒杨昭诸子,并祈祷自己早日当上太子。
杨暕的所作所为很快就被杨广知道了。
杨广是怎么发现的呢?
也怪杨暕倒霉,前面杨广不是因为皇甫诩的事派人搜查他的宅第吗?这一查不要紧,他的那点破事全被抖搂出来了。
这下杨广彻底怒了,我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儿子,亲昵小人胡作非为不说,竟然还与人私通败坏皇室门风。更可恨的是,他竟敢用巫术咒人,害自己的侄子。这当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也!
杨广忍无可忍,下令将作恶多端的杨暕亲信乔令则等人处以极刑,并赐死了不守妇道的韦氏。而齐王府僚属也受到牵连,不是被免官,就是被贬至边远地区,连职位最高的长史柳謇也被除名为民。
说起来,柳謇也不算冤。他本是杨广专为杨暕选的“管家”,被杨广寄予厚望。他上任之初,杨广还告诫他说:“齐王德行、业绩修习完美,富贵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齐王若是犯了什么错,那你也要被问罪。”而今杨暕果然犯错,柳謇自是难辞其咎,因而被除名。
此外与齐王府有关的大臣也有受牵连贬官的。比如太史令庾质,他是开国功臣、天文学家庾季才之子,家族世代为太史令。当初杨暕风头正盛,庾质为了家族的未来,就把儿子送到了齐王府当属官,他本以为这会前途无量,没想到却惹来了祸端。杨暕的罪行败露后,杨广迁怒庾质,质问他说:“你不能一心一意地侍奉我,却让儿子侍奉齐王,为何你的心意正反不一呢?”庾质解释道:“臣侍奉陛下,臣的儿子侍奉齐王,实在是一心一意,不敢有二心。”
庾质说的应该是真心话,但杨广仍然怒意难平,下诏将他调为合水县令。
不过庾质还是有真本事的,如今他只是暂时离开京城,不久之后就会再回朝廷,届时为杨广推算时运命数,将事事精准。
该杀的都杀了,该贬的也贬了,那么对于这件事的主犯杨暕该怎么处置呢?
按杨广的脾气,必然是想严惩他的,但奈何杨杲年幼,他就杨暕这么一个成年的儿子,实在是不忍心下手;何况杨昭去世不久,他和萧皇后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想再失去一个。因此他强忍着怒火,对左右侍臣说:“朕唯有暕这么一个儿子,如若不然,必将他斩首示众,陈尸闹市,以正国法!”
虽然免于死罪,但杨暕的前途算是完了,别说当太子没戏,连原先亲王的待遇也没了。从此以后,他恩宠日衰,虽仍担任河南尹,但已然是有名无实,不能再干预政事。此外,杨广还派出一名虎贲郎将监管齐王府之事,但凡杨暕稍有过失,虎贲郎将便上奏举报,搞得杨暕整日战战兢兢,不敢有任何逾矩的行为。
即使这样,杨广仍对杨暕不放心,生怕他铤而走险,发动叛乱,于是将齐王府的精卒全部调走,只分派给杨暕一些老弱残兵。
至此,杨暕退出了储君之位的争夺。那么除了他,还有谁有资格做太子呢?
想来想去,好像就剩一个赵王杨杲了。但是他才几岁,不具备当太子的条件,而且他是庶出,废嫡立庶是大忌,杨广轻易不会这么做。因而他只能暂时不立太子,等以后再说,反正他年富力强,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