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句丽

之前讲高颎被罢相时,我们已经大致介绍过高句丽,知道它是古代存在于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大陆的区域民族政权,又称高丽,在隋朝前几百年就已经存在了。

那么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政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与中原王朝又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呢?

这还要从辽东的历史说起。

所谓辽东,即辽河以东地区,狭义上是指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和南部,而广义上则还包括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及朝鲜半岛北部等地区。

狭义上的辽东自古就是中国疆土,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就在这里设立了辽东郡(郡治在今辽宁辽阳),此后历经秦、汉、魏、晋等朝。而辽东郡之外的广义辽东地区也曾归属中原王朝,西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出兵攻灭了位于今吉林省南部和朝鲜半岛的卫氏朝鲜(燕国灭亡后,燕人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半岛,推翻箕子朝鲜自立;箕子朝鲜是周武王灭商后,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在该地区建立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 )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为“汉四郡”。

四郡是西汉的东北边境,四郡之外则是一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其中吉林省北部有一个扶余国(又称“夫余”),南临玄菟等郡。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国的一位王子朱蒙因王国内部纷争而被迫南奔,逃至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境内),建立高句丽国,从此以“高”为姓氏。

这就是高句丽的由来,由扶余人建立,主体民族为濊貊( huìmò )和扶余人,后来又吸收了一部分靺鞨( mòhé )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高句丽建立之初,国土范围很小,基本上不出高句丽县。西汉原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此后四百多年,一直定都于此。东汉以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边政权,逐渐强大起来。魏晋以后,中原长期战乱,无暇顾及东北,高句丽乘机扩张,占领了四郡。

其间,中原王朝也曾对高句丽进行过打击,公元3世纪和4世纪,曹魏和慕容鲜卑政权先后重创高句丽,一度遏制住了高句丽扩张的步伐。但由于中原战乱不休,高句丽很快又卷土重来,继续在东北扩张,并于公元404年攻占了辽东郡。

此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崛起,不断向北侵扰。高句丽为加强对两国的控制,于公元427年迁都平壤(今朝鲜首都平壤)。

之后北魏统一北方,高句丽扩张的势头被遏制,疆域基本固定了下来,“东临日本海,南至牙山湾,西至辽河,东北尽有挹娄之地”,大概包括了今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大部和吉林省大部。

虽然不断扩张,并且攻占了许多郡县,但高句丽长期受到中原王朝册封,在政治上依附中原王朝,可以视作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地方政权。隋朝建立后,杨坚册封高句丽婴阳王高元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句丽王,继续与高句丽保持宗藩关系。这一时期,双方相安无事。

但这种和平关系很快被打破。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高元联合靺鞨进攻隋朝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杨坚忍无可忍,命汉王杨谅、高颎、王世积等人率领三十万大军东征,结果无功而返。

尽管如此,高句丽还是受到了打击,高元畏惧隋朝军力,上表请降服软,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杨坚也不愿再战,便顺势赦免了高元,继续与高句丽维持宗藩关系。

这就是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恩怨纠葛。

那么时隔十四年,杨广为何突然又要打高句丽呢?

这得说到一个人,那就是“五贵”之一的裴矩,杨广征讨高句丽正是受了他的鼓动。

先前杨广北巡东突厥,曾驾临启民可汗牙帐,而当时高句丽也遣使到了东突厥,使者就在牙帐中。启民不敢隐瞒,便引使者出来拜见杨广。从史书上看,杨广当时并没有生气或怎么样,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但事后不久,裴矩突然上奏杨广说:“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令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欲征之久矣,但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今其使者亲见启民举国从化,可因其恐惧,胁使入朝。”

裴矩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杨广征召高元入朝,如同启民一样。

至于为什么征召,裴矩也说了,辽东之地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疆土,汉、晋时期皆为郡县,但是现在却被高句丽占据,成了蛮夷之邦。杨坚在位时就想讨伐高句丽,只是杨谅无能,没有成功,现在杨广在位,怎能不征服它呢?而今高句丽使者见到启民举国归化,内心恐惧,应该趁机胁迫高元入朝。

裴矩这番话真是说到了杨广的心坎儿里。杨广好大喜功,一心想要超越秦皇汉武,而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据有辽东之地,汉武帝更是攻灭卫氏朝鲜,设立四郡,将疆域范围扩展到了朝鲜半岛。可如今呢?隋朝不仅没有四郡之地,连辽东也没有,相较于汉朝版图,东北缺失了一大块。虽然这块地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高句丽占据,怪不到隋朝头上,但对杨广来说,只要是秦、汉曾经统治过的区域,那就是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不管是谁丢失的,他都有责任收回来,或者说重新征服它,不然怎么比肩秦皇汉武?而且他已经征服突厥、打通西域,比着汉武帝,就差征服辽东了,这是他“大业”的最后一块拼图,他怎么能不心动?

所以当裴矩提出征召高元入朝时,杨广就感觉是被他道出了心声,当即便问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裴矩接着说:“请派人当面向高丽使者宣诏,然后放他回国告知高元,令高元速速入朝,如若不然,当率突厥讨伐之。”

杨广觉得这办法可行,便听从他的建议,命吏部尚书牛弘向高句丽使者宣旨说:“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帐。明年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如启民。苟或不朝,将帅启民往巡彼土。”

这份诏书充满了威胁意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来朝见就灭了你!

那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威胁,高句丽王高元会做何反应呢?

不出裴矩所料,高元很害怕,深恐隋朝发兵来打自己。

但是怕归怕,高元却没有想要入朝。为什么?因为他不傻,他想:你说像对启民一样厚待我,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万一像对吐谷浑一样,趁机把我们吞并了怎么办?而且我跟启民怎么能一样?他是你们扶植起来的,去朝见你是理所当然,我又不是你们扶植的,向你称臣纳贡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竟然还让我入朝,真不把我当外人啊!

所以高元是绝不可能入朝的,不仅不入朝,连之前的朝贡也断绝了,显然是要与隋朝对抗到底。

这不就彻底把杨广得罪了吗,杨广即位以来西征北巡无往不利,何时受过这样的气?因此他勃然大怒,决定亲征高句丽,让高元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mFkTcvE4WikD3dfTtsXFAwTz9SWcjP3d4gss/C8yBxebhvnRvxsIfvIda0qrTs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