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开始成为重要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治”概念首次被提出。党的二十大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延续了党的十九大“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做出新的部署,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城市交通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机遇。城市交通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成为关系经济社会大局和民生福祉增进的重要因素。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通过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同时尊重城市独特的发展规律,是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这一战略部署不仅彰显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进步,更指明了实现交通强国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实现交通强国不仅要求在技术和设施上不断创新,更要在管理和服务上实现质的提升,确保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环境。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城市交通治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城市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系统分析、综合施策。聚焦城镇化国家战略、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共享交通服务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交通问题,更是为了塑造城市的未来。通过科学的规划、精准的管理和创新的技术应用,能够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出行环境,推动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书以杭州为案例,详细阐述了城市交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不仅丰富了城市交通治理的理论知识,还为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交通治理策略。这些建议旨在帮助管理者以科学、客观、理性和长远的视角审视城市交通治理问题,确保城市交通系统能够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本书在《杭州城市交通治理研究》课题报告的基础上提炼而成,是课题组集体努力的成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他们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丰富的参考资料,在此致以由衷的感谢。本书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关参考文献已在书后列出,并对所引用文献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笔者对城市交通治理的认知水平以及学术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鲍海君
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