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序译文

谈论起天下的学问,只有夜航船中的最难对付。原因在于那些村夫俗子的学问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比如熟记瀛洲十八学士或者云台二十八将的名字之类,这时,如果别人把瀛洲十八学士或者云台二十八将的名字记错一点,他们就会掩嘴嘲笑。他们不知道即使不记得十八学士和二十八将的姓名,也不妨碍一个人会做学问、厘清文章条理,却以为错漏一人,就可耻至极。所以他们道听途说,只凭记住几十个人的名字,就以为自己是博学的大才子了。

我想到了我们八越地区,只有馀姚的风俗是:年轻晚辈,无不读书,如果年至二十还学无所成,就要改学一门手艺。所以无论百工各业,都对《性理大全》《通鉴纲目》这样的书籍烂熟于心。偶尔问及相关的事情,他们可以把人名、官爵、年号、地点等信息一一列举出来,不会出现一点错误。他们学问的丰富,简直像长了两只脚的书橱。但这对于文理、考校之类的学问却毫无助益,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也并无不同。有人说:“如果的确如你所说,那么古人的姓名就不用记住了?”我说:“当然不是。姓名与文章条理无关,不记忆并没有妨碍,例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这类姓名。但是,有关于文章条理的姓名,就不能不去记忆了,如四岳、三老、臧穀、徐夫人这样的。”

从前,有位僧人和一位学子同宿在夜行的航船中。学子高谈阔论,僧人敬畏慑服,于是每晚蜷缩双足而眠。一次谈论中,僧人听学子的言语中多有破绽,就说:“请问‘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这样的话,‘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当然是一个人了。”僧人笑了笑说:“这样说来,还是让小僧伸伸脚吧。”我现在所记载的,都是眼前发生的非常肤浅的事情。希望我们姑且记住,只要别让僧人随便伸伸脚就可以了。所以,就给这本书起名为《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u61lb4ZlgjfUHT0BmGBuCz9uFViT9qb6j/twVMkEHbw3dwqqGeaxWg/hP9NQ76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