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不可避免的趋势和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这一进程。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各国经济融入世界体系的过程。在融入世界体系的这一过程中,有这样一类国家不可忽视——被视为转轨经济体的国家。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曾经将转轨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和不发达经济体列为世界三大经济体。按照世界银行对转轨的定义,实施转轨的国家即转轨经济体,主要包括苏联、蒙古、中东欧国家、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不同程度地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国家。我们一般认为,转轨经济体实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即经济转轨。转轨经济正是这些转轨经济体在经济转轨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可以说,经济转轨将转轨经济体带入了转轨经济时代。而转轨经济体不同程度地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体制演进这一进程本身就是融入世界体系的进程,即参与经济全球化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转轨经济产生的不可忽视的背景。
综观当今实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转轨经济体,它们不同程度地放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这实际上是前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突破经济互助委员会内部贸易往来的限定,实施经济开放的一种与世界体系融合的进步,而这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结果。
二战之后,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成,该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隔离,即社会主义阵营成员国只在经济互助委员会内部进行贸易,基本上没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的计划经济曾经使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遭受经济危机时做到独善其身。然而,此后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以及传统计划经济本身暴露的缺陷,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其中,大部分国家持有积极的态度,这些国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力度也比较大。还有一小部分国家是被迫参与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如朝鲜。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朝鲜、古巴等国家也相继宣布将更大力度地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运行方式及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之相应地,这个进程中形成了特殊的转轨经济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传统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经济体制转轨的行为,从而进一步促使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形成——转轨经济。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将转轨经济作为一种过渡经济来看,那么每当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演进时,因高一阶段的社会发展战胜低一阶段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应地就会产生过渡经济。从这个角度出发,人们更应该将转轨经济放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