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已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MLP理论,以社会-技术系统整体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通过景观层、体制层和利基层三个层级之间动态、非均衡的协同演化,推动社会-技术系统整体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当前理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为了系统深入地把握这一理论内涵,有效推动大型社会-技术系统的可持续转型,本章首先讨论了社会-技术转型MLP的形成背景,从演化经济学、创新社会学、制度理论等多学科角度探讨了其理论渊源;其次针对Geels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社会-技术转型MLP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社会-技术系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构成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技术系统通过上述三个层级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演进过程、阶段特点及表现形式,以期丰富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果,从而有效指导社会-技术系统的转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