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知道我们做保险,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比较产品时,就会直接过来咨询产品。多一个客户线索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系统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问什么就答什么,不仅很容易充当免费客服,也很难真正推进到成交的环节。
如何礼貌地拒绝客户关于产品的提问?如何全面了解客户的家庭情况及保险需求?本节的文案示范可供参考。
谢谢您的信任,在保险规划时前来咨询我的意见。虽然加上微信有段时间,但是我们之间还是陌生感重重,陌生人之间很难有良好的沟通效率。我平时有在朋友圈用文字记录工作、生活的习惯,还有价值观,有空时可以浏览一下,这样您对我有个大概的了解,后续有机会见面就不那么陌生了。
××,您好!谢谢您的信任,在保险规划时前来咨询我的意见。人与人之间最难跨越的便是信任的鸿沟,没有信任感,人们对保险顾问这个角色本能地会有抗拒、抵触、质疑的情绪。这些年,为了增进与陌生朋友间的信任感,我每天都会记录关于工作、生活还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有空时可以浏览一下,后续联系就不陌生了。保险本身没有那么复杂,我的专业推荐会为您节约时间,全面规划,并且能提供未来持久的服务。周末您若方便,我们可以碰个面,我为您仔细讲解。
其实针对产品谈产品也不一定能做出正确全面的选择,我们经朋友推荐认识,彼此不熟悉,加之现在有很多保险从业者,他们都会说自己的保险产品好、服务好、价格优,这样会让您更难选择。
我在保险业工作××年了,对市面上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很熟悉,经历过很多理赔,也熟悉所有赔付流程,其实,绝大部分保险公司赔付都非常好。
我很想给您提供精准的服务,但我不知道您的健康状况、收入情况,以及可以用在保险上的预算等,再加上没有直接沟通,也就不知道您当下真实的想法,基本靠猜。
保险买多了是浪费,买少了也无法起到保障的作用。我们可以约个时间简要沟通,以便我为您做一个系统的规划。
亲,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仔细讨论保险一事,只能根据您微信上的只言片语来零碎回答问题,从基本保障到养老理财等,陆续提供了几个产品供您参考。但这些零碎的方案与产品都无法帮您形成对保险体系化的了解,当然也无法做出相应的判断与决定。
产品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选哪家公司都行,这其实不是重要问题,关键在于您想规划一份保险的初心,是担忧什么?是想解决什么问题?是想解决部分问题还是全部解决?预算是多少?这些都清楚,方案框架就基本在那里了。
有机会期待见面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