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搜集

本书所需文献资料形式包括国内外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工作汇报、统计资料、政策文件、规划、实施方案、网站介绍、新闻报道等,不同的资料来源不同,且服务于不同的用途。

(2)实地调研

在京津冀三地范围内开展调研考察,主要包括机构访谈、实地考察两种形式。机构访谈主要针对各地区的科技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以了解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和需求;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已实施的农业绿色发展科技项目进行,以了解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专家座谈

召开专家座谈会,主要邀请京津冀三地农业和科技领域的权威专家参加,研判三地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三地农业绿色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三地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措施。

(4)计量分析法

在实证研究方面,基于SBM-DEA模型,测算京津冀农业绿色生产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借助库兹涅茨曲线,研究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化肥施用水平、农药使用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全局与局域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京郊菜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意愿进行分析。

1.3.2 技术路线

第一,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为基础,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并构建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开展实地调查,并借助调查资料、统计数据、研究报告、科研论文等文献资料,概括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历史沿革、政策体系、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形势等,全面梳理近年来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概况,构建研究的现实基础和事实依据。

第三,搜集京津冀三地农业绿色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实证研究计量模型,对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京津冀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并开展空间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基于微观视角,以有机肥替代化肥这一绿色生产技术为代表,以京郊菜农为典型调查对象,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第五,梳理京津冀三地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借鉴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实践经验,提出推进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UOcJvgTb+lj11FCHQh9WS6ym4xtKNS59KegI8Iqmj1fqWxrcU1Q2t3DjnMzlef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