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京津冀山水相连、地域相接,同处一个生态系统,是生态和经济共同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的具体体现。

随着京津冀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城市人口急速增长,用地快速扩张和经济急剧发展,引发了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化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成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之一,也是当前国务院推进决策部署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内容,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可持续、环境保护、增进人民福祉和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重大意义。

京津冀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农业生产需要保障超过1亿人口的食物需求,还面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刚性增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并在维系生态系统服务稳定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迫切要求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基于此,本书在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围绕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情况、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算、农业绿色空间协同效应、绿色发展路径及协同机制等核心内容开展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全书由9章内容构成,分别简述如下:

第1章着重提出研究所要分析的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内容安排。

第2章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区域协同理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等方面构建本书的研究理论基础。

第3章回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沿革,总结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成效,明确推进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梳理近年来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第4章从京津冀区域概况、区域资源与环境概况、农业生产及农业绿色发展情况等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明晰当前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第5章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基于SBM-DEA模型,从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个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评价,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业发展环境、政策环境、对外开放程度、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对京津冀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6章借助库兹涅茨曲线,从碳排放、化肥施用水平、农药使用水平三个角度,分析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运用Moran's I 指数分别对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与局域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

第7章从微观农户视角,结合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的激励机制。

第8章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黄骅市三个典型地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和重要举措。

第9章在梳理发达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和共性做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践经验,提出推动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本书得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产业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等项目的支持,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院孙玉竹博士提供了数据资料搜集、模型构建等方面的帮助,对本书内容的完成、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一并向对本书顺利出版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专家学者、单位、出版社表示诚挚的谢意,希望本书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宏大课题,由于作者学识有限,加上部分数据资料收集困难,尤其是京津冀各地区资源统计数据存在一些口径和指标上的差异,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社会各界专家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2023年3月 nATi8vAZZLUyOUEDTHKZsltQV08TaCkrELWlu1nxrueqeKt6UwQhkaf6r/K7Dpp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