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7 本章小结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农业绿色发展是该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2014年以来,京津冀一直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从农业生态、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生态与经济兼顾问题、发展短板问题以及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差等问题。京津冀农业绿色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生态、经济、环境和资源系统方方面面的科学问题。本章主要梳理了京津冀农业绿色协同发展涉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区域协同理论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等,为后续京津冀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建立、测算方法改进、空间计量模型构建等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学理论解释了农业绿色发展特征及其成因,坚持以经济发展和生态协调为指导,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为目的的生产方式,逐步成为实现当今经济绿色发展的共识。农业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政府管理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基础之上,积极协调与优化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产品质量,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促进农业生产从传统不可持续的方向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外部性理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特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深入研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区域协同理论为研究京津冀以及理解分析京津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特征和提升策略等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启示。 UOcJvgTb+lj11FCHQh9WS6ym4xtKNS59KegI8Iqmj1fqWxrcU1Q2t3DjnMzlef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