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乃粮食之母,农业之“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子产业始终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的根本和关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动荡、地缘冲突和极端气候叠加,使得饥饿与粮食安全成为全球范围内始终令人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内也面临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虽然近期我国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但大豆、玉米的国内生产缺口在不断地放大 ,我国的粮食安全仍面临着许多隐患。由此,确保粮食安全成为我国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而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依靠种业。2022年4月10日,正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再次指明了种子之于中国饭碗、之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中国农作物种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作物种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摸清中国农作物种业家底,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应对现阶段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探索振兴中国种业的策略选择,打造大国现代农业“芯”亮点,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情况是,农作物种子年需求量约为125亿公斤,种子市场经营额位居全球第二,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然而,如此庞大的种业市场上,中国国内的种子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很低,且国内种子企业“散、杂、多、小、乱”,运行不规范,同质化恶性竞争激烈,少有民族种业巨头可以在世界种业兼并浪潮中胜出;育种企业研发投入少,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创新动力不足,作物种子缺乏国际竞争力;种业企业缺乏“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同时,受种业发展不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等因素制约,当前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7年超过6.5亿吨的光环背后,在国际种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种业巨头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浪潮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促使技术、人才、资源、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种业领域的科研、生产、市场、投资等环节找到相应“接口”,推进创新成果快速产出和转化;如何盘活国内种子研发、育种、商业化等环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种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尽快迈入种业4.0时代;如何通过兼并重组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扭转民族种业企业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被动局面,保障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实现种业大国到种业强国的演变,筑牢中国农业“芯”……迫在眉睫。

本书基于动态发展视角,以中国种业基本概况为研究基础,分别从创新发展和策略探讨两个维度,对当前中国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效率、制种保险实施成效以及种业数字化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探究。在章节安排方面,按照归类原则就每一章节研究的主题,分别对应纳入创新发展和策略探讨的主题分析框架内,并针对每一章节探讨的具体问题,通过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使具体问题的分析深入浅出、论证充分。具体而言,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研究篇,即第一章内容。系统认识中国种业的基本概况;通过资源概述、种业发展历程回顾及政策概览总结,清晰认识中国种业发展基础和规律。

第二部分创新发展篇,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五个角度相对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的系列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此,中国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其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又如何?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家中国种业上市公司,对其种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提出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前,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主要贡献者是13个粮食主产区,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河南省2022年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其农作物种业竞争力又如何呢,能否确保其藏粮于技呢?本书第四章基于河南省种业发展现况,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对样本区域河南省种业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国家政策保障视角,中国农作物制种保险发展现况及其实施成效如何,未来制种保险工作方案的重心又是什么?基于数智赋能视角,中国农作物种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如何,已取得哪些成绩,其主要困境及其破解的路径又是什么?作为本书的核心部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有利于作者和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第三部分振兴策略篇,即本书第七章内容。基于目前国际种业格局演进趋势、中国种业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国家已有的政策文件支持等,探讨保障中国种业安全视角下的农作物种业振兴策略选择取向,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粮食安全、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重要命题。

《大国农业之“芯”: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诸问题》区别于以往学界关于种业的学术性研究,其主要不同是从三个较为新颖的视角讨论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是对中国农作物种业基本概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种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将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种子工作,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摸清农作物种业(种质)资源家底,有利于中国振兴种业的全局性、战略性部署实施,利于多元化、全方位的种业政策发挥作用,进而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对当前阶段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或亟须解决的热点或重点问题进行了一揽子细化研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国内外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平衡被打破,掌握现代科技的国际种业巨头、超级粮商在攫取无限利益的动机驱使下,确保中国粮食安全需要研究的重大命题。而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低,核心要素是国家创新驱动能力的强弱。由此,本书在第二章、第三章重点对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问题与种业科技创新效率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三是对中国农作物种业振兴策略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两会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种业作为农业之“芯”,如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为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的“压舱石”和“定盘星”,构建具有创新动能的种业发展体系,推进种业振兴成为我国现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关键所在。基于全球种业发展格局与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本书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策略选择,以为加快实现种业振兴、长久推动种业发展、全面维护大国种业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庞大而全面的创新,需要高度集中的精力和实践,更需要非凡而丰富的知识和技巧。限于作者的学识和创新能力,本书虽经数次修订,但难免还有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韩灵梅
2023年9月 JAdG9T3YF20Kqath+LC9MfcqXZplzEgGUlyr3kMkD3NzN86MYzmJh/I94cSqy1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