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原因分析

在调研了山东省临沂市的五个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们实践小队认为造成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人才不足,传承人延续性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的民间艺术缺乏兴趣,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为人们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实践小队调研的临沂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在持续性地开展保护与发展工作,团队成员在采访中提出了有没有新一代传承人,您的徒弟有多少等问题,琅琊剪纸传承人李玲老师告诉我们,尽管她们一直在大力推广琅琊剪纸这一非遗技艺,但是琅琊剪纸也面临学习的人不多的问题,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学习。木旋玩具传承人樊继美老师也表示由于以做木旋玩具为生,收益不高,很多人不愿意深入学习,主要是老一辈的手艺人还在坚守这块阵地。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存在缺少传承人的问题,尽管不少人想要参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但是真正想要学习的人却不多,人们对传统工作的淡漠,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文化认同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文化认同度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生存空间。社会公众如果对传统文化有着较强的文化认同,那么该传统文化就能繁荣发展,反之就会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人们对非遗淡漠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对中国非遗的冲击,以及社会节奏加快导致人们无暇关注非遗,非遗教育的缺乏更加剧了危机。木旋玩具传承人樊继美老师在采访中告诉团队成员,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再加上塑料玩具的兴起,木旋玩具更加需要保护和传承。琅琊剪纸传承人李玲老师也很担忧琅琊剪纸的保护和传承状况,担忧在未来琅琊剪纸会被人们淡忘。柳琴戏传承人张开红老师说很感谢郯城文化馆举办送戏下乡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增强了人们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政府和传承人的认同,更需要社会公众保护意识的增强。文化认同度低和公众保护意识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感低。当大众不再关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它们就有可能被永远封存于历史一隅。

(三)政府重视力度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费投入不足

在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中,政府无疑发挥了主导作用,财政的资助与有关政府的引导,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但是相应的措施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的进程中面临很多阻碍。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也重点关注了当地政府对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什么帮助和支持的问题。通过采访我们得知政府已经在逐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例如郯城文化馆就经常举办“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并聘请了专业的指导老师,助推临沂市非遗传承发展,但是投入“非遗”保护的资金不足,经费难以满足保护工作的要求。没有资金补贴,传承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学习培训机会很少。民间“非遗”普查、保护、研究、开发工作,需要大量经费支持。政府虽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但落实到相关基层的很少。没有经费的支持,仅凭老一辈手工艺人及民间爱好者的执着、守护,“非遗”保护工作很难延续下去。 PIiTgrA51X+oXbIUn0PEWY1hVWLs22gTI9tyReF5Ke8IYsuI1amttaM/xVlbu9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