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党建引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沿革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在历史上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成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本章旨在以史为鉴,回顾深圳在改革开放45年中的理念探索与实践所得,把握促进“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伟力。

(一)小渔村到大都市:深圳的历史发展

深圳4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是党理念与实践探索的奇迹,也是深圳人民所书写的奋斗故事。在短短四十余年的时间里,深圳从一个沿海的小渔村,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从封闭到开放、从农业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历史性跨越。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深圳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其后的四十多年,深圳经济特区在党和人民的奋斗下迎来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民生等多个维度的历史巨变。

第一,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至2022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稳居全国第三,外贸总额从1980年的0.18亿美元飙升至2022年的5044亿美元,实现从一个人口不足30万、年财政收入仅3000多万元、人均GDP不到200美元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年财政收入超过4000亿元、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的国际化大都市。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圳于1980年率先进行行政改革,走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法治型政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落实“山海协作”战略,规划“一核一带两区三轴多节点”的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工程,展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美丽景观,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

第四,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以“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为代表的特区精神。同时,深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改善,民生福祉进一步得到丰富和体现,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万元,比1985年增长了37倍,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二)兼顾守正与创新:深圳的历史经验

深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者。在实践中,我们继续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走访深圳城市规划展览馆过程中发现,深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有益经验和行动方案。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和对外开放合作方面的一些值得记录的经验,这些经验同样是深圳进行“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甘露。

1.经济体制改革

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之初,“中央给政策”和“民众杀血路”两大理念成为特区经济腾飞的支撑。党中央赋予深圳一系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给予自主和减少束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深圳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导向,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勇当“首吃螃蟹”的人。例如深圳率先打破曾经被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的劳工“铁饭碗”;率先建立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等。深圳还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引入了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市场化选聘等机制,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集团。此外,还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了一批知名的民营企业和创业明星。这一系列的试验一改传统体制,弱化了行政力量对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管控,充分保障了企业的其他主体的财产和自由,为新进入者创造了新的经济空间和制度空间。

2.社会管理创新

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然要求加快适合管理体制的创新。关于社会管理领域,深圳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特区立法权,深圳早期社会管理创新主要集中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问题,例如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解除政企之间的隶属关系,倡导政府以政策引导企业,而不直接干预企业。如此一系列举措推进了深圳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深刻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阶段特征。到2009年,深圳开始重点推进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上层建筑无法跟上经济基础等矛盾。再到2012年,深圳开始实施首个社会建设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旨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进程,继续先行先试,示范全国。

3.对外开放合作

深圳是我国最早一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地区之一,在对外开放合作方面,深圳充分发挥了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作用,为全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总体思路。首先,“开放要跳出深圳看深圳”。坚持全球化视角,在全球城市坐标系中找准城市定位,谋发展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完善配套政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其次,“开放的本质是制度的开放”。开放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既要涉及国际贸易、服务、物流等“边境外的开放”,也要涉及区域劳工、环保、技术、行政等“边境内的开放”。最后,“对外开放需要平台支撑”。根据不同平台的功能定位,探索靶向开放创新。 PIiTgrA51X+oXbIUn0PEWY1hVWLs22gTI9tyReF5Ke8IYsuI1amttaM/xVlbu9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