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运用了深入访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与工具。我们走访了孟德芝蜀绣大师的蜀绣工坊,通过绣娘的亲自讲解与耐心示范,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此外,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与实践经历,我们小组编写了面向游客的调查问卷,以及涵盖蜀绣工作者、政府部门、游客三方面的采访提纲。并在四川美术馆蜀绣精品展上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以收集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对蜀绣的发展作出更全面的分析。
调研目标:收集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以对蜀绣的发展作出更全面的分析。
调研内容:从问卷填写人员的基本信息(年龄、地域、职业)、对蜀绣的了解程度、对蜀绣现状的认知和思考、对蜀绣传承发展的建议四方面展开问卷调查。
调研结果分析:此次线下问卷调查结果共78份,通过人口统计学分析、开放性问题分析、因果关系分析等,我们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
蜀绣在四川本地人中知名度较高,且年轻人更关注蜀绣文化。在基本信息调查中,前来四川美术馆蜀绣精品展参观的游客70%是四川本地人,年轻人群所占比例为60%。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学习以蜀绣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但是在我们调查问卷的一个选择题中,我们给出了四幅分别为中国四大刺绣代表作品的图片,让大家从中选择蜀绣作品,只有一半的人回答正确。由此可见,对蜀绣蜀锦的了解学习还有待加强。
大部分人认为蜀绣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困境(见图1),在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中,80%以上的人认为传承人的老龄化是导致蜀绣传承与保护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见图2),文化受众面窄、群众保护意识较弱、市场化程度低等也是重要因素。
数字化赋能非遗与文旅新模式是大众较倾向的非遗未来之路。随着信息化的时代变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数字化平台接收外界信息。数字化赋能非遗已经成为大众了解学习非遗的主流趋势。IP影视、主流媒体宣传、AI展馆等发展渠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是当代年轻人提升文化修养、追求生活品质的体现之一。
图1 蜀绣传承存在困境程度
图2 蜀绣传承存在困境的原因
调研目标:对蜀绣工作者、政府部门、游客三个群体进行采访,更全面地了解蜀绣的现状与面临的处境。
调研内容:从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蜀绣行业以及蜀绣工作者的现实情况等展开详细采访调查。
调研结果:我们分别对安靖蜀绣创意公园里的蜀绣创意馆的工作人员和孟德芝大师工作室的绣娘进行了采访。采访发现:
数字化赋能蜀绣已经取得较明显的成果:蜀绣创意馆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商平台、VR技术、动漫、抖音等,传播和展示蜀绣文化。它们不仅在传统展馆中展示作品,还通过数字化、虚拟化的方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然而,目前在传承方面,尚未提供系统性的教程和教学视频,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蜀绣技艺。
蜀绣工作者和蜀绣产业目前仍存在困境:蜀绣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产品难以销售等,拓宽市场是当务之急。
蜀绣人才断层:尽管政府与蜀绣相关产业大力积极培养蜀绣学员,但是老一批蜀绣工作者年龄在50岁左右,而新一批蜀绣学员大多数在20岁左右。十年过后随着前一批工作者退休,将出现蜀绣人才断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