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薪火相传的同时与时俱进,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才能将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向世界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十年间,全国非遗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截至2022年6月,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96.5亿元。

作为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是蜀地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作为成都传统手工艺品的瑰宝,蜀锦和蜀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代,蜀锦蜀绣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保护。成都建立了许多传统工坊和刺绣培训机构,推动着刺绣艺术的创新发展。现代设计元素融入传统技艺,使蜀锦蜀绣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新时代十年间,四川成都安靖街道围绕蜀绣产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制定了蜀绣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成都市郫都区推动蜀绣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截至2023年3月,该街道的蜀绣培训基地和蜀绣学院先后开展蜀绣技能培训班72期,培训绣工8000余人,累计向蜀绣企业输送1300余名合格学员。与此同时,在小组调研期间成都大运会的开展更是将蜀锦蜀绣推上了国际舞台——大运会开幕式的“锦绣之路”、蜀绣引导牌、引导员服装、大运会奖牌绶带以及大运会周边等,中国政府通过大运会向国际友人展现了中国文化。

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蜀锦蜀绣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锦官绣梦”小组于2023年7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围地区开展了以“锦官绣梦:探索蜀绣传承与发展新模式——基于成都蜀绣产业的调研分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重点探索四川蜀绣产业的现状,研究蜀绣的传承与发展。从蜀绣产业现状与发展因素、传承与创新关系、文化教育与保护三个方面分析其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促进蜀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蜀绣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此同时将蜀绣调研结果与对策延伸至中国的其他非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LCaIrrUhLwNRdNYUiSBKNgWEFqKWI9q+lDELnENL/0NogUPmJuO6gAAhVZc8Bj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