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分税制改革是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制度因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税收分成为主的分税是政府间财力财权分配的核心内容,其收入划分关系直接影响政府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公平。分税制改革虽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但未对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做出统一调整。目前,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为50∶50,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均为60∶40。由此,各省份参照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制度安排,各自调整省内各级政府间税收收入关系。从各省历次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来看,省以下政府间的收入划分形式多种多样,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时间变异性。可见,分税制改革通过重塑中央政府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间接作用于省以下政府间税收关系划分,省以下不同税收分成关系将产生不同财政激励,从而影响基层政府行为选择,进而可能影响辖区内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行业结构、企业相关行为等。

为此,本书选取省以下税收分成与地级市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大维度探讨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对地方经济增长、工业行业发展、企业创新的经济效应,以期更好地分析和了解中国地级市政府行为选择背后的制度诱因,为健全和完善省以下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制度提供重要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重要税种有其各自改革时间特点,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企业所得税主要涉及2002年所得税改革、2008年内外资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改革,营业税、增值税主要涉及2012年“营改增”试点、2016年全面“营改增”,特别是2016年以后的样本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对主要税种税收分成影响较大,因此考虑到数据连贯性、各税种改革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本文选择2000—2016年数据来开展研究,也符合采用历史数据推演未来发展趋势要求,对当下及未来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一是从主要税种分成测算来看,重点讨论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指标,并结合当前省以下税收分成实际情况,采用数值测算法对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等进行相关测算和特征事实分析,得出税收分成在地市级政府的收入分配情况和分税种分成情况。同时,从税收分成比例的平均趋势角度,探究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在各级政府间的平均分布趋势。此外,运用文件提取法对数值测算法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二是从宏观层面来看,通过分析税收分成与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地级市政府的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激励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税收分成对地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地市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提高,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在采取更换样本期、剔除省会城市、工具变量法等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税收分成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稳健的。同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税收分成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等不同财政支出行为,进一步影响地方经济增长。

三是从中观层面来看,通过整理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探讨税收分成对工业行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地级市政府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对工业行业发展的中观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经济的财政收益提高,由此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利于促进地方工业行业发展。这一结论通过了更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时间等稳健性检验,表明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企业所得税分成对地方工业行业发展促进作用是稳健的。同时,发现税收分成激励地方政府通过财税金融、土地出让等相关政策,引进新的企业、支持现有企业扩大规模,进而促进当地工业行业发展,即通过引入效应、支持效应促进当地工业行业规模扩大。此外,面对东、中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结构,税收分成变化对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也具有异质性。

四是从微观层面来看,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改革作为地方财政激励变化的外生冲击事件,使用“营改增”实施前两年即2014年和2015年企业缴纳增值税占地区增值税收入份额的均值对所有企业进行分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增值税分成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财政收益提高,由此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稳健性检验,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是稳健的。同时也发现,税收分成激励地方政府通过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支出,融资支持等方式,促进地方企业创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对技术密集型企业、财政自给率较高地区的企业影响更明显。

综上所述,通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大维度,系统性地探讨省以下税收分成对地方经济增长、工业行业发展、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发现以上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为此,在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新形势下,亟须完善以税收分成关系为主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但由于学识有限、时间仓促,本书研究还不够深入,书中也一定存在诸多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此外,本书的研究和出版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与领导的智力支持,也得益于中国经济出版社编审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24年9月于重庆 uguHaIBgn7r114IlQebDpXyDoofYhOKjCJ3ae2S/AzdF8MKOro6VAPyk8zI/cZ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