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2023年信托公司经营状况纵览

截至2024年5月底,59家信托公司公布的2023年度报告揭示了信托业在过去一年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变化。与2022年相比,2023年信托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监管体系、市场竞争态势以及业务转型节奏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和严峻。2023年,不同经济体间的经济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美国经济和就业展现出较强的韧性,高利率可能维持较长时间,进而对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形成掣肘。欧元区经济略显疲软,已于2024年6月降息,但相关措施比较谨慎。在全球高利率环境影响下,多数国家公共债务大幅上升,加之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以及国防开支增加等,各国财政均面临较大压力。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逆全球化思维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其次,国内经济、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调整中。一方面,新动能和新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新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为信托公司的业绩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面临双重困境,流动性和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地方政府新发行债务规模受限、城投债利率持续下行,使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从制度环境来看,2023年3月以来,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新规”)等多项政策文件,旨在明确信托业务的边界,规范信托公司的经营行为,促进信托业的稳健发展。三分类新规有助于信托公司明确自身的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信托业务朝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关于规范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信托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信托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找准自身定位提供了重要指导。

从行业主体视角来看,行业风险不断显现和暴露,部分信托公司依旧面临较大的兑付压力,市场化、法治化成为信托行业处置风险的主流趋势。具体来看,继2023年5月新华信托宣告破产后,2023年9月中融信托因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被托管,2024年4月民生信托被托管。这意味着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又减少两家。2024年4月,四川信托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依法进入破产程序。

从行业经营视角来看,行业进入转型攻坚期,转型压力日益加大,表现为传统业务难以支撑营业收入增长,新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资产服务信托报酬率低,快速增长的资产规模与其对业绩的贡献相差甚大。从已发布年报的59家信托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是随着行业深化业务转型,信托公司资本实力持续夯实,整体抵御和防范风险能力持续提高。2023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均值、平均自营资产和平均净资产分别为50.99亿元、136.38亿元和117.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7%、1.50%和4.20%。

二是行业整体经营业绩逐步企稳,各信托公司内部业绩继续分化。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863.61亿元,同比增长2.96%;净利润剔除特殊情况(如信托公司股权转让),较上年小幅增长约2.29%。从竞争格局来看,营业收入方面,有31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8家同比下降;利润总额方面,有30家信托公司利润总额实现同比增长,29家同比下降;净利润方面,有27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2家同比下降。头部公司盈利能力更强,排名前10的信托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42%、11.92%和11.66%,分别比行业平均增速高8.45个、14.74个和14.87个基点。

三是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持续向三分类新规下新业务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服务信托带动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回升,但是由于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信托报酬率持续下行,信托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2023年,行业平均信托资产规模达3861.3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6.25%;而平均信托业务收入为8.82亿元,较2022年下降10.77%;信托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5.41%,较2022年下降1.39个百分点。

四是固有业务收入对营业总收入的支撑作用增强。2023年59家信托公司固有业务平均收入为4.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4.59%,较2022年提升1.39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固有业务收入的贡献度达81.50%。

一、2023年资本实力行业纵览

2017—2023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变动趋势如图1-1所示。2023年底,信托行业注册资本总额为3008.44亿元(发布年报的59家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同比增长0.08%。59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均值为50.99亿元,同比增长5.17%。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与2022年相比,2023年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和信托公司平均注册资本均有所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信托公司在转型过程中,人员培训、投资者教育、科技投入方面需要较大投入。同时,信托公司过去开展的业务涉足高风险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风险逐渐显现,需要足够的资本来应对这些压力。

图1-1 2017—2023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变动趋势

2017—2023年信托行业自营资产规模总额变动趋势如图1-2所示。2023年末,信托行业自营资产规模总额为8046.36亿元,同比下降0.19%。信托公司平均自营资产规模为136.38亿元,同比增长1.50%。

图1-2 2017—2023年信托行业自营资产规模总额变动趋势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净资产规模变动趋势如图1-3所示。2023年信托行业净资产规模总额为6916.17亿元,同比增长2.47%。信托公司平均净资产规模为117.21亿元,同比增长4.20%。

图1-3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净资产规模变动趋势

从行业内部来看,2023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和净资产均有所增加,自营资产维持下降态势但降幅较2022年收窄,信托公司总体资本实力有所提升。2023年有11家信托公司实现增资,增资金额达190.79亿元。

从头部信托公司的表现来看,由于中融信托被接管、部分信托公司自营资产同比下降,前10大信托公司注册资本、自营资产以及净资产增速均不及行业均值,并且注册资本和自营资产规模增速均出现微降。如表1-1所示,2023年注册资本排名前10的信托公司均值为114.30亿元,同比微降0.65%;自营资产规模排名前10的信托公司均值为297.89亿元,同比下降0.43%;净资产规模排名前10的信托公司均值为263.91亿元,同比增长3.45%。

表1-1 2023年前10大信托公司与行业均值资本实力对比分析

综上所述,2023年信托行业资本实力呈现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随着公司传统业务向三分类新规下新业务转型,信托行业资本实力持续夯实,行业整体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有所提高。2023年,信托公司的平均注册资本、平均自营资产规模和平均净资产规模维持增长态势。

第二,为了落实三分类新规和“新评级分类”监管要求,信托公司主动提升抗风险能力,为业务转型提供充分的保障。2023年,行业平均注册资本增速快于自营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的平均增速。

第三,个体差异较为明显。行业仍处于风险出清阶段,部分信托公司由于历史包袱重、风险高,或自营资产出现下降,或被接管,对行业整体形成拖累。而中游梯队部分信托公司风险项目比重小,资本实力明显提升。

目前,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保持自身的资本实力与竞争力,仍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

二、信托资产规模继续攀升,头部效应日益凸显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信托资产规模变动趋势如图1-4所示。2023年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平均信托资产规模为3861.37亿元,同比增长14.14%,增速明显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09—2014年,平均信托资产规模以年均30%的速度迅速增长。但从2015年开始,平均信托资产规模进入波动区间,在2015年大幅下跌后,2016年和2017年恢复增长,2018—2020年再次下行,2021—2023年迎来反弹,尤其是2023年同比增速超过14%,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最高。

图1-4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信托资产规模变动趋势

表1-2为2023年信托行业信托资产增速分布。在公布数据的59家信托公司中,有38家信托资产规模同比上升,合计占比64.41%;有21家同比下降,合计占比35.59%。

2023年,在信托资产规模增长的信托公司中,有18家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有10家增长幅度在10%~30%,10家信托公司增幅在10%以内。在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信托公司中,有2家下降幅度超过30%,下降幅度在10%~30%的有8家,还有11家下降幅度在10%以内。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2023年信托资产规模增幅超过30%的信托公司数量显著增加,进而拉动了行业均值的提升。

表1-2 2023年信托行业信托资产增速分布

三、信托资产结构继续优化,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表1-3为2023年新增信托资产规模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2023年新增信托资产规模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加。从结构上看,在三分类新规指引下,随着“非标业务”向标准化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2023年新增集合类信托占比和规模均有所增加,而新增单一类信托和财产权信托占比和规模均出现下降,与2022年相比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征。

表1-3 2023年新增信托资产规模分析

注:厦门国际信托未公布集合、单一、财产权信托相关数据。

具体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集合类信托规模由2022年的5.00万亿元增加至6.87万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56.05%增长至66.38%;新增单一类信托规模由2022年的1.17万亿元下降至1.06万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13.11%下降至10.24%;新增财产权类信托规模由2022年的2.75万亿元下降至2.42万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30.84%下降至23.38%。

表1-4为2023年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规模与占比情况。2023年,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规模为141565.66亿元,占信托资产总规模的62.10%,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其中,有11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规模占比在80%及以上,比2022年减少4家;有21家占比处于50%(含)~80%,比2022年减少4家;占比在50%以下的信托公司有26家,高于2022年的17家。

表1-4 2023年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规模与占比情况

注:厦门国际信托未公布主动管理类信托和被动管理类信托相关数据。

四、信托行业平均收入较上年回升,创收能力有待提升

图1-5为2016—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收入变动情况。从2016年开始,信托行业平均收入进入波动区间,上升和下降交替出现。2018年信托行业平均收入为1624831万元,2019年增长至2217505万元,同比增长36.48%;2020年维持增长态势,增至2327407万元,同比增长4.96%;2021年相比2020年下降16.08%,2022年平均降幅更是达到了40.51%,2023年回升至1331450万元,同比增长14.58%。与2021年之前相比,信托行业平均收入仍处于低位,创收能力有待持续提升。

图1-5 2016—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收入变动情况

图1-6为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资本利润率变动情况。作为衡量信托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资本利润率主要反映企业所有者剩余权益的获利能力。2009年以来,以2012年为拐点,信托公司的资本利润率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波动:2009—2012年持续小幅上涨,2012—2019年持续下降至9.55%。2020年和2021年该指标分别为8.68%和7.56%,2022年和2023年进一步分别降至5.04%和4.55%。由此可见,随着政策利率的持续走低,信托行业单位资本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下降。

图1-6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资本利润率变动情况

图1-7为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变动情况。2017年以来信托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呈波动趋势。其中,2017—2018年呈下降趋势,信托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分别为0.62%和0.52%;2019—2021年持续回升,信托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分别为0.56%、0.56%和0.64%;2022—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分别降至0.63%和0.48%。

图1-7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信托报酬率变动情况

图1-8列示了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人均净利润变动情况。2015年以前,信托行业平均人均净利润持续小幅增长,2015年平均人均净利润达到427.14万元的历史峰值,2016年大幅下跌,跌幅为8.59%。2017—2019年这种下跌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平均人均净利润分别为369.20万元、323.13万元和311.92万元,2020年该指标回升至320.76万元,但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该指标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平均人均净利润分别为280.30万元、227.98万元和202.55万元,3年的同比降幅均超过10%。

图1-8 2017—2023年信托行业平均人均净利润变动情况 Ayui7rv1pG1n5sQnF7hVpvZO0fnXKl10fk6HCefsuUHKLurPWj/5jBtEaEb+VA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