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应了解的两个率

在前两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道”,即其原理与哲学。本章,我们将转向“术”的层面,具体观察和分析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日常研究中,增长率和比率是两大核心议题。对于增长率,政策制定和实体经济更多关注的是其年度变化。然而,由于年度数据的生成周期比较长,难以满足短期趋势分析的需要。因此,人们常利用同比、环比、累计同比三种统计方法,大致推算出年度增长率。为了更好地反映经济数据的变动趋势,在运用上述统计方法时,人们还会利用季节调整方法剔除季节扰动因素,采用翘尾和新涨价因素分解同比涨幅中上年贡献以及本年涨势情况,借助环比折年率简单外推年度增长率的预期值。在探讨比率时,常关注流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存量与存量的比率关系。在均衡状态下,收入支出模型中的各项流量和存量的增长率将趋于收敛,它们之间的比率在长期内保持稳定。考虑到储蓄、投资、消费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特别关注了需求结构的比率关系。我们认为储蓄、投资、消费是一笔货币,其变动更多地受到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宏观周期波动的影响,文化传统、人口结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变则是次要的。一般地,随着经济增长率的累积增加,投资增速往往要快于消费增速,这会导致投资率的上升和消费率的下降,反之则是投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上升。所以,在利用消费率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指标解释经济增长时,需谨慎判断,因为它们的值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就越好。 ngyx0KPxGd6E/4/NHhx5SuT4QkGMS2n2El0NfzeR2F2rgQJCrstYB7P4Tfd8Si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