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经济增长率

名义GDP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最重要变量。主要是名义GDP联系到了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从收入支出恒等式看,给定企业的工资、折旧、利息、税收等成本支出,名义GDP或总支出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决定经济波动和资本存量价值。此外,名义GDP还是用于支付货币工资、上缴税收、偿还债务、支撑资产价格的总收入,因此它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至关重要。不同于名义GDP增长率衡量的是货币价值量的增长,实际GDP增长率侧重于实物产出的增长情况。然而,由于各种不同质产品是不能加总的,而且加总的总量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理论上实际GDP根本反映不出经济中的实物产出或实际产出。据此,笔者的宏观经济学老师柳欣教授指出实际GDP是“假的”。理论上的认知不同,产生了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名义GDP增长率(nominal side),另一种是实际GDP增长率(real side)。后一种也称为两分法,即将名义GDP增长率分为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目前,两分法是全球主流的分析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实际上是把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胀率加在一起考虑宏观经济的波动,而这正是名义GDP增长率重要性的体现。相比实际GDP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更能反映微观经营主体的真实感受。例如,在2015—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名义GDP增长率大幅上升,而实际GDP增长率则基本保持不动,但微观主体的感受是比较不错的,其间企业盈利好转,就业市场回暖,居民财富增加。再来看美国,2020年疫情暴发后,美国采取了超常规的宏观政策,导致它的名义GDP大幅上涨,远高于其实际GDP增长率(见图2-1)。尽管目前它的实际GDP增长率回落到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但它的名义GDP增长率仍在疫情前水平之上,所以大家感觉美国经济韧性比较强,主要是它的名义GDP增长率高,而不是实际GDP增长率的缘故。另外,积压的库存也可能高估实际GDP增长率,从而掩盖微观主体的经营困难。名义GDP统计的是库存的现值,而实际GDP统计的是库存不变价或者说数量。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大多是被动囤货的,库存越大说明经营越困难,反映在名义GDP增长率上可能是下降,而反映在实际GDP增长率上肯定是上升。所以,用实际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运行情况是值得商榷的。

图2-1 美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率情况

资料来源:美联储、美国劳工部。

名义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这三者虽然在核算理念上有所差异,但为我们构建宏观经济模型创造了有利条件。生产法侧重于核算各个生产环节的增加值,也就是创造出的新产品价值。目前,我国公布的GDP数据以生产法核算为主。收入法聚焦于生产要素的价值分配情况。例如,劳动力要素得到工资回报,资本要素获得利益和利润,土地要素获得地租回报等。收入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企业成本收益的重要视角,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我国该方法公布的GDP数据略显滞后,通常要滞后2年左右。支出法关注最终产品的使用方式,主要有消费和投资两种。尽管有人将进出口也视为一种最终产品的使用方式,但还原进出口背后的目的,不难发现进出口实质上反映的是消费和投资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转移。在主流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收入支出模型中的国民收入是按居民收入统计的。但从国民收入的循环来看,收入也可以从企业角度切入。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我们将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收入一方修改为企业的成本收益。这样一来,修改后的模型不仅能刻画企业的逐利行为,而且能揭示市场经济货币基础上的竞争机制。 NumP9DKzcqk3wRdgAyG6vH80a4oGoMS13FzwqC2/f+ubVKz5OhROA5GK1Mi9rf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