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旨在分析西班牙经济危机,包括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危机的理论基础,前两章提出危机的概念,并由此展开实证分析:首先,揭示了危机最广为人知的一些方面,并对其进行高度的分析概括;其次,对更为具体的方面进行解释。这两章都为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唯物主义视角的危机必然性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弄懂以上问题后,下一部分将重点分析危机可能性理论的特点,同时强调在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共同研究方法。
理论框架一旦建立,第二部分就将对关键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以便进一步理解西班牙经济危机。这一部分包括三章:对危机爆发前和经济衰退时期西班牙经济中的各种盈利指数和盈余数量进行量化,并与欧元区其他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这一部分的第一章旨在论证盈利能力的重要性,以便理解经济危机,并提供解决住宅资产通货膨胀的框架,因为这是大衰退前的增长阶段中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准确地说,这里的第二章对制约资本积累模型的投机性住宅繁荣的原因及其最重要的特点进行了解释,同时突出了价格效应,因为价格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盈利能力演变的产物,但它对某些衡量利润率的指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考虑到潜在的盈利能力问题和围绕房地产业的投机过程的存在,才能正确把握资本积累动态的特殊性。因此,这里的第三章主要研究盈利能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即西班牙经济资本构成的演变、生产率以及部门扭曲。这一章揭示出作为盈利能力背后的主要因素——资本—产出比率——的潜在下降现象,而这一下降现象反过来又依赖于利润率、相对价格和资本—劳动比率。
本书第三部分将继续讨论西班牙经济危机,但会以来自不同经济思想流派的学者提出的不同争论为视角。因此,这一批判性对话与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以及第二部分的经验方法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这一部分的第一章介绍西班牙危机解释中最常见的分析特征,其目的就是确定这些对危机的诊断所依据的量化指标。后面两章将对这些诊断进行批评,从而揭示其具有的某些局限性。
接下来的两章讨论危机(爆发)的原因,一方面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领域有关,另一方面与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利润率以及债务的金融领域有关。这两章从实证方面强调收入分配和财政领域在危机中的重要性。此外,读者能够从这一部分的第一章提出的方法论特征中直观地看到其共同的基础,因为这些特征为经济学中的正统思想和各种非正统思想所共有。本书第三部分的最后一章涵盖了一种解释危机的主要含义:来自理论框架的合乎逻辑的经济政策建议。顺着这一章的主线,作者和其他学者进行了一场批判性对话,旨在为西班牙的经济模式提供一个替代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