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价值链形成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产业分工经历了五次大的变革(如表1-1所示)。第一次国际产业分工始于19世纪40年代,主要表现为基于产业间分工的制造业从英国、德国等国家向美国转移。这种制造业不同产业间的分工承接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并将制造业分工向日益细化推进。自20世纪50年代起,制造业分工从产业间转向产业内,美国开始成为产业转出地,形成国际产业的第二次大转移。10年后,产业内分工进而被产品内分工取代,日本迅速成长为产业转出国并以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的产业承接地,掀起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全球制造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曾经的产业承接地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开始向中国大陆输出制造业,不同的是,这一轮产业转移以更加细化的工序间分工为基础,并伴随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萌芽进一步推动全球生产在工序间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产业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削弱传统低成本优势在生产中的作用,以高端人力资本和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综合优势变得更为重要,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转变为从工业化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的双向转移,对以往国际产业转移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及“雁阵模式”形成挑战。

表1-1 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img

续表 juoWmtJ2kNAH7ZBiFBAxG9JPP4Ecr2gmuBcHqKJmwtU5lzpM/8GBq6tqYvj34XVC

i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