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构建三维度双重价值链范式的基础上,本书从以下几个部分演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机理。
知识溢出与学习是双重价值链嵌入下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基于产品、功能、价值三维度的模块内部各个节点位于一个立体化网络中,在某个节点上参与分工的各个制造业企业有的相似的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为模块内部知识溢出与学习提供条件。价值链中各节点间高效的传导机制能够加快知识转移,并收敛知识在价值链网络中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转移与学习时间滞后带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模块内部的知识溢出能够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效率,但对企业在价值链上实现功能升级与链条升级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刘维林,2012)。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整体位于全球价值链生产末端,在以加工贸易、贴牌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面向国际客户的知识转移通常带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此时进行知识转移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代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制造业企业通过“干中学”获得的技术仅能运用于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环节。
尽管嵌入全球价值链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但鼓励制造业的双重嵌入能够增加知识学习的界面,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能向国际先进制造业企业学习,同时承接模块中不同节点内其他企业的知识转移,通过产品架构与功能架构的双向延伸占领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突破价值链主导企业的知识隔离与封锁,进而丰富子链条架构。
黄群慧(2014)从交易关系这一视角出发,将制造业服务化划分为“企业内部的制造业服务化”和“企业外部的制造业服务化”。前者体现在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职能得到强化,后者则体现在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增加。两者均是通过顾客参与、服务要素投入与供给帮助企业获取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从而使不同的价值链参与者获得价值增值服务(White et al.,1999;Reiskin et al.,2000)。从价值链“微笑曲线”来看,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促使制造业沿着价值链生产与流通两个环节进行价值链的攀升。
在生产环节,制造业服务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问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制造业服务投入中的金融服务投入已经成为制造业获取人才与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建立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最终实现研发创新举措的稳定化和持续化。与此同时,制造业服务化还能通过推动企业间信息共享与工艺流程的协同合作,分别从制造业企业内部与外部服务化这两个维度帮助制造业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流通环节,制造业服务化大大缩短了制造业出口企业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传统概念上的空间地理距离(刘斌等,2016;陈虹、王蓓,2021),距离的缩短加快了信息传递与要素配置速度,对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制造业服务化还实现了制造业企业生产模式由产品导向到服务导向的转变。通过引导顾客参与研发活动并开展体验式营销,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顾客需求,推进产品差异化策略与“产品—服务”一站式售后,最终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市场开拓涉及价值链流通环节中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等节点,本质上是制造业运作模式的创新,即生产者与消费者高效率对接。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市场开拓模式完成了巨大变革。一方面,借助互动、精确且具有开放性与实时性的互联网,制造业企业与顾客能够实现跨境交易,进行高效的互动,这解决了制造业以往只能依赖于区域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开发了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引致制造业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互联网具有的信息化功能为更深层次的需求市场提供了供给渠道,即通过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提升营销效率,同时减少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成本。总体来看,国内与国外市场的开拓有助于制造业企业依托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整合市场资源,完成技术更新与市场战略再规划,识别价值链中的模块节点以精准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附加值。
在全球价值链逐渐成为国际生产贸易活动主要组织与治理方式的当下,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太低,国内环节太短。为了提升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获得的附加值,中国制造业需要通过产业转移与产业链延伸优化国内价值链。张少军和刘志彪(2009)表示应该利用中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东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差异优势,将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同时令东部地区发展研究开发与售后服务等高价值环节,实现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
外部产业转移必然伴随着部分地区产业的集聚,基于价值链模块化分解的节点定位,大量制造业所形成的模块聚集会形成规模效应,进而产生正外部性。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价值链高端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降低,有利于推动一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产业集聚同样为构建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链条提供了基础条件。生产链条升级提升了一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获利能力,同时与产业集聚共同实现了“一带一路”地区经济的内向化增长,有助于形成国内竞争优势,进而鼓励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