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双重嵌入及互动

(一)单体企业的双重嵌入

尽管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本质都是实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但两者的演化途径存在较大差异,从全球价值链理论来看,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沿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优化过程,而国内价值链理论下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则强调通过实现区域间的协同互动推动一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形成了两个“中心—外围”格局。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可得到第一个格局为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其中发达国家是中心,中国东部地区是外围;基于国内价值链视角可得到第二个格局为中国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其中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心,中国西部地区是外围。中国东部地区在两个“中心—外围”格局中扮演双重角色,已然成为联系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枢纽。第一个格局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价值链整合直接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价值模块跃迁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但这需要制造业企业明确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优势的模块节点,在价值链分割中获得主导权。然而,现阶段中国多数制造业企业尚未达到标准制定阶段,仍属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在品牌经营与标准制定上的能力还有待扩展,因此在第二个格局中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十分重要,国内价值链构建与资源整合协调了中国区域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增强了本土关联,使得中国东西部地区能够基于国内价值链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

(二)产业集群的抱团嵌入

与单个企业独立嵌入全球和国内双重价值链相比,以大规模生产为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更容易实现升级。一是产业集群中大量企业能够通过专业化生产网络相互联系,构建成熟的服务型制造与供应链体系,为更进一步的制造业转型奠定基础。二是产业集群抱团嵌入价值链能够支持地方创新与生产系统的发展,有利于协调中国区域专业化分工。此外,依托专业化市场的产业集群会逐步在内部形成制造业企业间的创新合作网络,进而提升整个集群的产品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突破单体企业在实现双重嵌入时所面临的困境。三是在产业集群抱团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会选择将总部设置在国内,工厂集中布局于国外工业园区内,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主动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Global Innovation Chain)。而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两个链条的“双重嵌入”充分发挥了我国“中心枢纽”作用以及产业链完备等比较优势,有利于强化国内价值链分工(刘志彪、吴福象,2018)。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能够进一步联通“全球价值链—全球创新链—国内价值链”,在推动形成价值“三环流”体系高效运转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Tuv5iY4sP2JtGMUSz/TFD91Dv35bIUa6JBfrq+HrKwKc5ofPWPkcEFKOvtDUZx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