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价值链的重塑加速了资本的流动,使企业所得税制度成为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的重要因素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拉动本国就业,吸引海外投资,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围绕所得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进而演变为世界性的减税浪潮。全球减税浪潮促进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改变了世界投资格局,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企业的OFDI布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三次减税浪潮,中国企业OFDI也随着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不断发展。
第一轮减税浪潮出现在21世纪初期。受“9·11”事件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中国家也被波及,有的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造成以OFDI为主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了吸引海外投资,刺激本国经济增长,纷纷推出减税措施。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8年,有47个国家下调了所得税税率,全球平均所得税税率从29.42%降到25.66%。在第一轮减税浪潮中,中国企业OFDI获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OFDI流量从2004年的55.3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559.1亿美元,低税率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等)成为中国企业OFDI的主要流向。
第二轮减税浪潮出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当时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2013年先后通过两项减税法案,英国、日本等国家纷纷下调所得税税率。2010年,全球OFDI流量从下滑转变为缓步提升,增长到14675.80亿美元,同比增长25.30%。在此轮减税浪潮中,中国企业OFDI迎来了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企业OFDI达到了878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位;2013年,中国企业OFDI流量突破千亿美元,中国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在第二轮减税浪潮中,所得税制度改革促进了中国企业OFDI的高速发展,而低税率国家(地区)仍然是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第三轮减税浪潮主要集中在2014—2019年。自2014年开始,面对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等局势,许多国家(地区)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吸引资本要素流入,开启了新一轮的减税。日本连续4年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013年的38.01%降至2016年的30.86%;2015年,西班牙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0%降至25%,英国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降至19%;2016年,12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2017年底,美国通过了减税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降至20%。但是,第三轮减税浪潮并未改变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同时,由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盛行,各国家(地区)贸易壁垒不断增加,许多国家(地区)加大了对海外投资的审查力度,导致2017年以后世界OFDI流量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受此影响,中国企业OFDI逐步由高速增长进入减速降温和转型调整阶段。2018年,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货物贸易增速放缓、全球OFDI流量持续萎缩的情况下,中国企业OFDI流量达到1430.37亿美元,占全球流量总额的14.1%,投资流量位居全球第二,且投资存量的全球占比进一步提高。与高速发展阶段相比,这一轮的中国企业OFDI更加注重投资效率和投资布局,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结构,投资质量不断提升。
纵观全球减税浪潮和中国企业OFDI的发展历程,所得税制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资本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OFDI布局受到东道国、母国所得税制度要素的双重影响(Janeba,1995)。实践证明,中国企业OFDI的发展史与母国、东道国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历史息息相关。在全球减税背景下,国际税收规则不断调整,加上各国家(地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同时,所得税制度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张述存,2017;庄序莹等,2020)。那么,在全球减税背景下,所得税制度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机理是什么?所得税制度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OFDI布局?面对全球减税浪潮,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和OFDI企业将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本书要研究的问题。
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综合多个所得税制度要素,丰富企业OFDI理论研究。已有研究大多探讨税率、税收饶让、税收优惠等单一所得税制度要素对OFDI布局的影响,或者单纯将税率作为所得税制度的替代因素,而较少对这些所得税制度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然而,现实中往往是多个所得税制度要素并存,并且这些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比较复杂。本书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阐释全球减税背景下所得税制度对企业OFDI布局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综合检验了税率、税收饶让、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所得税制度要素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OFDI的相关理论,对所得税制度的完善和OFDI理论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聚焦全球减税背景,拓展企业OFDI的理论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所得税制度要素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影响企业OFDI布局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中国企业OFDI的发展史与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史息息相关。在全球减税背景下,所得税制度对中国企业是否OFDI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税政策方面。已有文献对所得税制度对企业OFDI布局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所得税税率、税收饶让、税收优惠等单一因素,较少结合全球减税这一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本书聚焦全球减税背景,在阐释所得税制度对企业OFDI布局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宏观和微观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综合验证了所得税制度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企业OFDI的理论研究。
本书研究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引导能力。近年来,中国企业OFDI步伐不断加快,但国际所得税税收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企业OFDI的发展。本书通过分析、论证所得税制度对OFDI布局的影响,锁定影响企业OFDI布局的关键所得税制度要素,并围绕这些要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我国把握全球减税浪潮下国际税收规则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参与国际税制体系改革和税收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促进各个国家(地区)税收规则的协调与统一,为保障中国企业OFDI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第二,完善征管服务,提升部门保障能力。本书通过系统梳理现阶段的所得税制度,刻画中国企业OFDI布局特征,揭示所得税制度对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所得税制度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并对全球减税背景下所得税制度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本书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着眼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强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引导和监督,提供所得税风险指导、增强所得税税收智力支持、化解税收争端,以及出台导向性所得税激励制度。
第三,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减税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税率降低,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密集更新,以及国际税收规则的重构等所得税制度要素对中国企业OFDI布局的影响越发深刻。从企业的视角看,本书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综合分析所得税税率、税收优惠等所得税制度要素,实现OFDI区位和规模的合理布局,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结合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所得税的导向政策、反避税的规定及国际税收协定的新动向等,对OFDI布局进行综合考量,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增强融入国际产业链的底气,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