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他山之石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作为古代的高级公务人员,他在很多方面堪称典范。

他身为高官,却克勤克俭,粗布缯衣,一件大衣能穿几十年。他拒不接受君主赏赐,还说,只要自己不受冻、不挨饿,就很满足了!他家平时只吃糙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而且自得其乐。齐景公趁他出差,给他建了新居,他居然还给了原住百姓,自己回到了原来的房子。他上朝坐劣马破车。齐景公看不下去,送他好马好车,他不接受,并说,您坐好车,我也坐好车,上行下效,奢靡之风很容易在全国盛行,那时候就不好禁止了。

齐景公有个女儿,想嫁给晏子。齐景公亲自提亲。晏子拒绝了,他说,自己的夫人虽然现在老了,但当年很漂亮。我答应过她,此生不离不弃,我不能违背诺言。

晏子从政的廉洁、睿智,值得我们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积极落实包括中央八项规定在内的各项规定、制度,公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交往中怎样才能更符合公职身份,是值得包括国企干部在内的各级公务人员深思的问题。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提升公民礼仪素质、文明素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以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新华社北京2023年10月1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为了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要求:“知识培训应当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

公务人员素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要依靠这支队伍来组织、推动和实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要有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作支撑、作保证。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衡量公务人员素质的标准

公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人员不可或缺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个岗位的公务人员,只有当他把上述各方面转化为其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时,他才真正称得上是一名称职的公务人员。

也就是说,公务人员素质不是知识、技能、经验等的简单堆积,它具有综合性,是一个人知识、技能、思想修养、经验等的综合体现。同时,公务人员素质具有实践性,即他的知识、技能和修养等必须转化为能良好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

所以,衡量公务人员素质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其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履行岗位职责,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要有与岗位身份匹配的仪表形象、与人为善的交往艺术和处事技巧,即政务礼仪。

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当然主要从学习和岗位实践中来,只有在特定岗位的实践中,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这种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才能逐步与其岗位的需要相融合。要立足岗位,通过不断强化岗位监督、管理,完善履职技能培训,以及政务礼仪培训,来提高公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政务礼仪是公务人员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学习、了解政务礼仪,能更好地和同事、领导相处,和兄弟单位交往,和群众打交道,还能提升个人形象、政务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态度大于技能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状态不好时,工作效率明显打了折扣;而当心情愉快、情绪高涨时,往往灵感不断、事半功倍。这是因为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态度,态度决定状态。态度积极,状态就好,效率就高,超常发挥也有可能。态度消极,不情不愿,再强的能力也难以施展,再简单的工作也做不好。

所以,对于职场来说,相比能力,人们往往更看重态度。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相对于能力来说,积极态度更重要——技能通过学习就能拥有,而态度是后天能否学习的保障。态度有了,一切就都有了。

公务人员的素质是技能、知识、态度等的综合体现,应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态度严于律己,指导行为实践,这样才能清醒地认识并用技能和知识践行所肩负的责任。具体来说,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做到自律形象。公务人员的态度首先体现在个人形象上。即使是一位孜孜以求、切切实实为群众服务的公务人员,如果他不注重个人形象、不修边幅,同样会让群众难以接受。

湖南省公安厅公布了对非工作时间穿警服到餐饮、娱乐等场所的民警,给予行政处分甚至辞退或开除的规定。

浙江省交通厅在省内首家发布的《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工作中男士不能留胡须,女士不能穿露背、无袖等过于暴露的服装,上班不能穿拖鞋。

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的《省直机关工作纪律要求》规定,上班着装严禁穿奇装异服、背心短裤。

这些规定突出了公务人员健康、大方、庄重、严谨的社会形象,因而受到普遍好评。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这是态度问题的重要体现,而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公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积极健康的心态一般具有这些特点: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目标意识,能够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协调一致,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能公正地评价别人,豁达宽容,自尊,敬人,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随着工作及环境的变动,能主动认识到不足,并尽力、尽快地学习、弥补;积极进取,勇于追求,善于自我克制;能够坦然冷静地接受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并迅速作出积极的应变反应。

据研究,积极健康的心态至少可以:平衡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能轻松表达自我及完成工作,更容易带来成功环境和成功意识;更容易有和谐的内外部人际关系等。

现实中,仍有极个别公务人员心态不健康、工作态度不端正,已成为影响工作、影响政务形象和群众关系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工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重,对待群众感情生硬,政策贯彻不彻底,工作推诿,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等等。

来自2019年3月26日湖北新闻的消息。近日,针对中央省市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开刀”的部署,鄂州市纪委监委率先亮实招、出实策,开展整治工作。自月初以来,专项行动小组多次对市直机关部门展开暗访督查,发现少数党员干部确实存在工作作风问题,如在工作时间炒股、看电视剧、玩游戏等。

鄂州市纪委监委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暗访督查是一种方式,是以小见大,发现深层次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今年起,鄂州还将开展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再次释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明确信号。

心态不健康,态度不端正,所思所做难以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群众信任。

只有端正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为民、亲民、务实、清廉的公务人员新形象,才能促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组织内部更富效率、社会更加和谐。

保持主动上进的状态。是否愿意上进与态度直接相关。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终究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工作内容的变更、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学习储备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胜任新岗位。主动学习上进,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克服惰性、脱离舒适圈才能做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有了态度,才能把学习作为加强修养、提升境界、提高能力的要求;才能坚持学以致用,从而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心中有责,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才能把握规律性、富有时代性,让工作更富成效。 BfJEbaKI8YU/Tl1ieLOgm3lHdxuecKGhE4bFuyYdrspTGI10QUcrgHpa2IOA4j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