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4 观察流程

通过层叠流程我们可以把流程从宏观层次逐步细化到微观层次来描述,从而使不同层级的人员从不同层面观察流程。无论哪一层级的人员,关注的主要对象都是在流程中流动的流动单元。流动单元是流程转换的对象,既可以是物质产品,比如汽车,也可以是被服务的人,比如看病的患者。

流动单元要经历流程中多个环节,我们把各个环节称作工序,就是具体要做的事情。流程中所有环节通过箭头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工序网络,所以一项流程包含的主要元素有(见图4.6):

图4.6 流程

1.流动单元

根据不同的流程类型,流动单元可以是一个客户、一件产品、一件中间产品(如一家汽车装配厂的一个座位),或者在多产品流程中的一系列产品(如最终装配所需的一系列半成品)。但是,我们研究一项流程时,需要把流动单元用同样的单位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把所有的流动单元视为同样的东西,因而用同样的单位表示。在图4.6中,我们用小圆圈表示流动单元。

流动单元:在流程中流动的单位,可以是物品、人、钱、数据等。

2.由工序和缓冲组成的网络

一项流程就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被转换的对象就是流动单元。在图4.6中,我们用方框表示工序。工序把投入转换为产出以满足后道工序或客户的需要。比如,在汽车装配企业中工人通过装配线上的各道工序把汽车零部件装配成一辆整车交付给客户,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转换。在出租汽车公司,出租司机通过出租车为乘客提供接送服务,通过开车的工序把乘客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在很多流程中,为了保证流程工作的顺利,在工序之间往往需要设置相应的存储空间来临时存放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种存储空间就是缓冲区,用来防止因为机器故障等情况发生而出现断流的情况。在图4.6中,我们用三角形表示存储流动单元的缓冲。整个转换过程就是由一道道工序和缓冲组成的网络。表4.1列出了常见的一些业务流程。

工序:转换流动单元的作业。缓冲:存储流动单元的地方。

表4.1 常见的业务流程

观察流程主要是观察流动单元在流程中的转换过程,流动单元以一定的速率进入流程,经过一段时间及一系列转换后,以一定的速率流出流程。因此,我们关注的几个主要流程运营指标就是单位时间离开流程的流动单元数,即输出率;每个流动单元在流程中平均经历的时间,即流转时间;在流程中的流动单元数量,即库存;流动单元的质量和转换成本。

3.输入率与输出率

对于一项流程来说,识别其输入和输出很重要,因为通过识别输入和输出,我们可以把流程和外部环境分开,这样便于分析流程。图4.6中方框所包含的范围就是我们要考虑的流程,其包含了4道工序和5个缓冲。在图4.6中,共有3个输入和2个输出。

从外界可能有多个进入流程的输入,也可能有多个离开流程的输出。我们把单位时间内所有进入流程的流动单元数称为输入率,把单位时间内所有从流程离开的流动单元数称作输出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认为进入流程的流动单元总会离开流程,所以总输出等于总输入,而对于输入、输出而言,总处理时间是相同的,即输出率等于输入率。进入流程的流动单元没有离开流程,永远留在流程内部,这样的流程是不存在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去医院看病,他进去了却没有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不管以何种方式,他都会离开医院。同样,零部件或原材料进入工厂,最终会以产品的形式离开流程,当然也可能以废物的形式离开流程。总之,进入流程的流动单元必定会离开流程,所以流程的输出率等于输入率。那么流程的输出率取决于什么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流动单元的到达率小于整个流程的转换速率,因为到达的所有流动单元都可以进入流程,所以输入率就等于外部的到达率,因而也小于流程的转换速率。因为输出率等于输入率,所以输出率也小于流程的转换速率。另一种是外部到达率大于整个流程的转换速率,就不能保证外部到达的所有流动单元都进入流程,这是因为如果流动单元都进入流程,输入率将大于流程的转换速率,流动单元会越积越多,以至于无穷,而流程缓冲区的产能是有限的,只能容纳有限数量的流动单元。因为只有部分流动单元进入流程,所以输入率小于外部到达率;因为进入流程的流动单元必然会离开流程,所以输出率等于输入率。总之,输入率和输出率小于等于到达率,图4.7和图4.8分别展示了到达率大于输入率和到达率等于输入率的两种情况。

图4.7 到达率大于输入率

图4.8 到达率等于输入率

输入率:单位时间内所有进入流程的流动单元数。输出率:单位时间内所有离开流程的流动单元数。

输出率=输入率

4.库存

我们知道流动单元进入流程,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会离开流程,因此在任何时刻,在流程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单元。我们把在流程中的流动单元称作库存。库存包括流程内所有工序中被加工和服务的流动单元,以及在所有缓冲区等待加工和服务的流动单元。

库存:在流程中的所有流动单元的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说的库存往往是一个平均意义上的概念,因为流程中不同时间的流动单元的数量是不同的。如果不同时间的库存水平不同,我们就把库存抹平,从而使所有时间点上的库存水平完全一致。流程有输入和输出,输出率和输入率相等也是平均意义上的,某一个特定时间的输出率和输入率往往是不相等的。所以,可以把流程看成一个流入率和流出率相同的水箱,水箱中存水的数量始终保持不变。

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在制品),以及产成品。

5.流转时间

如果流动单元是人,比如医院的患者,他一定关心自己在医院所花的时间,患者总是希望在医院花的时间越短越好。如果流动单元是产品,由于产品占用资金,所占用的资金有时间成本,比如利息,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他希望产品在流程中的时间越短越好。

一个流动单元从进入流程到离开流程平均花费的时间被称作流转时间。这个时间包括流动单元在各个工序被加工或服务的时间,以及在各个缓冲区等待的时间。

流转时间:流动单元在流程中所经历的平均时间。

6.转换成本

流动单元在转换过程中发生的总成本,它包括原材料成本和运作流程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如果把客户的使用过程也包括进来,则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发生的任何成本,包括服务、维护、保险,甚至最终处置的成本。

7.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其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它取决于该产品怎样发挥作用和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从客户的角度来说,质量取决于产品的特性(它能做什么)、绩效(它做得怎么样)及可信任度(它是否一直有作用)。

虽然不同层级的人员观察流程的范围不同:有的人员处在管理高层,会从较高的层面甚至全局来观察流程;而有的人员处在操作底层,观察到的流程可能只是某几道工序,甚至某一道工序。但他们观察的对象都是流动单元,流动单元会流过流程的全部或者部分工序。由于不同层级的人员关注的范围不同,所以他们通过关注自己负责的流程来认识其输入率和输出率、库存、流转时间、转换成本和质量。

综上所述,从企业高层到员工关注的都是流动单元,但所观察的流程范围不同。

用流程的观念研究企业的运营,我们称为流程观。流程观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两大功能:①评价流程;②研究流程设计、重构、管理,以及改进绩效的方法。 HnA0OyBbd0GqFY+RNzDxJDm2pI6+z8GkwfAmZtvnnxHRART5EJGt7Scw3l0l0e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