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路径

自1989年我国开始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来,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为我国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进程,具体包括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路径,以及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期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期为1990~2002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刚开始萌芽,缺乏系统全面的科学理论指导,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教育成果更是寥寥无几。但这一时期也并非毫无作用,相关工作者在这一时期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表2-3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表2-3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探索期的发展概况

img

(二)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期

经过探索期的努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实践期,具体发展概况如表2-4所示。

表2-4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期的发展概况

img

<续表>

img

(三)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期

经过探索期和实践期的发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进入深化期。在深化期,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具体如表2-5所示。

表2-5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深化期取得的成果

img

<续表>

img

二、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是指根据形势发展针对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而确定的行动方式和手段,从而更好地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人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沿着以下路径发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

1.坚持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教育的一种,因此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时,都要以此为指导。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偏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新型创业人才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①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其创造潜能;③坚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是指根据当下我国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借鉴职业教育的育人思路,通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各项要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同时也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传统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的新型人才,这要求在知识传授中更加强调对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知识的传授,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及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强化校内教学

1.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但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现有的课程体系仍具有滞后性、同质化严重等缺点,这大大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迫在眉睫。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求做到以下三点:①重视通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相应减少创业课程总量,增加创新创业通识课程;②注重文理结合,增加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课程;③注重选修课程的开设,建立完善的选修学分制度。

2.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育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较好地应用到实际中,让理论教学得到深化和延伸。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高校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相关的精英人才担任创业导师;②高校可根据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培养创新人才。

3.探索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紧跟时代脚步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不被时代淘汰。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高校亟须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从教学形式入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教学形式;②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优化校外环境

1.普及创新创业政策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深化期,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也逐渐向制度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各项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层出不穷。但政策的颁布只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小步,向学生普及创新创业政策,让学生真正了解并理解创新创业政策,才能更好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2.构建多元融资渠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在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那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除此之外,为了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政府还应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为其构建多元融资渠道,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提供担保贴息贷款;②提供信用担保贷款;③建立创业孵化器;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3.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高等院校承担了培养人才的重任,地方政府应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具体要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服务:①创新创业信息发布服务;②创业项目跟踪服务;③共享创业资源信息服务;④创业法律咨询服务;⑤创业活动服务;⑥创业活动激励服务。

三、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当前,各高校都在全力以赴地发展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对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理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并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下面将列举三种国内高校采用的典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综合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清华大学采用的就是综合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具体内容如表2-6所示。

表2-6 综合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例

img

(二)特色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黄淮学院是特色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具体内容如表2-7所示。

表2-7 特色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黄淮学院为例

img

(三)职业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具体内容如表2-8所示。

表2-8 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img

四、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师传授相关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传统的灌输式课堂理论教育并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而应采用新型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下面将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以讨论式、参与式、体验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讨论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的不足。具体做法为以大班授课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使用小组讨论、模拟游戏、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使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之后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该教学方法已被国内多所高校使用,如北京大学以“课堂思辨+网络互动+大赛训练+创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4G创新创业教育方法,黑龙江大学所采用的“课程实践+校内实习+校外实训”的教学模式等。

(二)以多元化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以多元化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教学渠道,要求各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依托各类创业训练营、社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创业园、实验室等平台为主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让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将多元化实践平台作为拓展实践教学的渠道时,具体应注重对以下三个实践平台的建设:①创业模拟平台;②创业实训平台;③创业活动平台。

(三)以“小班教学”模式改进班级设置

传统的“大班教学”学生众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通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共性而非个性,这仅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不适合具有实践要求和个性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而“小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采用“小班教学”的高校有:①清华大学,改造教学楼并采取自由教学的形式;②南京大学,打破年级、专业限制,所有课程都是开放式的。

(四)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改进考核方式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复杂性、多维性,因此传统的百分制评价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对其成果进行评价,而应采用多元评价体系,以此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清华大学在这一方面就做出了良好的表率,其用等级制替代了百分制,用A、B、C、D四个等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成绩进行评价,弱化了学生对“高分”的追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X+VZc8A79GkKwUcFSef/HiF8pp7rnfMLQL2m9PloBLXcP3Zy1Jqs8GOTMfps0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