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市场竞争空前加剧,企业要独自保持竞争优势已经非常困难,必须跨越组织边界,寻求外界的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供应链管理。通过管理供应链,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依靠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供应效率,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进了企业绩效和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促进了企业向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转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由个体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由传统模式下的相互竞价、争夺利润空间转变为合作共赢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管理实践的推进,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日渐丰硕。供应链整合被认为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学者们对整合与绩效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笔者认为,目前对于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的关系,学术界依然存在分歧,有必要对整合与绩效的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对于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的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忽视了质量要素的作用。笔者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客户满意,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质量是不容忽视的要素。近年来出现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应当把质量管理从企业内部拓展到整个供应链。很多学者也提出质量管理需整合供应链的主张,并呼吁质量管理者应当把管理视野从企业内部拓展到整个供应链。
本书要讨论的主题是供应链整合如何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机制来影响企业绩效。具体来说,本书主要聚焦在供应链外部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研究它们分别如何影响质量要素以及企业绩效。本书的目的在于在整合与绩效研究的框架下发掘出新的变量——质量要素,并细致考量不同整合类型对绩效的不同作用机制。本书的研究意义在于链接供应链管理理论与质量管理理论,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积累资料。
本书建立了理论模型,在555个有效样本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企业供应链整合中的供应商整合、客户整合,质量管理中的流程质量、产品质量,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供应链敏捷性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的实证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书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均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
第二,供应链整合能够通过质量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质量管理是两者之间产生作用的重要枢纽。具体而言,供应商整合能够通过流程质量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供应商整合能够通过产品质量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客户整合能够通过流程质量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客户整合能够通过产品质量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第三,流程质量是供应链整合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渠道。一方面,供应商整合能够通过流程质量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客户整合亦能够通过流程质量影响产品质量。换言之,供应链整合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而且通过影响流程质量间接地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第四,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是影响供应链整合与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外在条件。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整合与流程质量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客户整合与流程质量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客户整合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企业供应链整合的本质与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整合具有内在一致性,只有基于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提升的企业,才能真正改善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本研究结论能够为“IT生产力悖论”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视角。
第五,供应链敏捷性也是影响供应链整合与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外在条件。供应链敏捷性对供应商整合与流程质量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供应链敏捷性对客户整合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供应链敏捷性在供应商整合方面会对流程质量产生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在客户整合方面则是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本书的主要贡献有:
第一,本书在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的研究中引入了质量要素这一新的变量,并证实了质量管理在供应链整合与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往的研究鲜有深入分析供应链整合不同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本书的研究开拓了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研究的新思路,为推动供应链整合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二,本书通过分析并验证不同范围的供应链整合与不同质量要素之间的关系,详细而系统地刻画了供应链整合通过质量要素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理论模型,为其进一步研究积累了实证资料。
第三,本书从供应链视角对企业的质量绩效进行了研究,证实了供应链整合对企业质量管理有正向促进的作用。本研究拓展了传统的、聚焦于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理论,是一次将质量管理实践拓展到企业外部供应链的尝试。
第四,本书通过分析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在供应链整合与质量管理之间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明确了供应链整合对质量管理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本书的研究为深入解读“IT生产力悖论”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视角。
第五,基于供应链敏捷性,本书深化了供应链整合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本书的研究证实了供应链敏捷性在供应链整合对质量管理产生作用方面的调节效应。供应链敏捷性与供应链整合的内在作用关系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外部环境的企业战略提供依据,在扩展供应链整合应用广度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本书的管理启示主要有:
第一,重视供应商整合与客户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共同推动作用。企业需要围绕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努力整合外部供应商和客户资源。一方面,企业要集中精力聚焦于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寻找最佳供应商,外包非核心业务,降低成本,依靠供应链整合打造供应链竞争优势。
第二,以“匠心精神”持续改善企业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理念发展至今,已经不只是某一个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问题。企业要跨越企业边界,在内外部供应链中进行质量管理。
第三,以信息技术能力带动企业向高端发展。信息系统是支撑供应链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只有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才能使企业持续地保持竞争优势。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将其视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全力打造信息系统优势,帮助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有效整合供应链的同时,提升供应链敏捷性,帮助企业规避外在不确定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