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在槐树下答出“修身”真谛后,钟馗在学堂里就更潜心读书了。不管是清晨的薄雾里,还是傍晚的余晖中,总能看到他坐在学堂角落的书桌前,要么捧着书卷轻声诵读,要么握着毛笔认真练字,连一丝一毫懈怠的念头都没有。
这天上午,邹先生有事出门,特意嘱咐学生们留在学堂温习功课。可先生刚走没多久,几个调皮的学生就忍不住了——有的拿出棋子在桌上摆开,玩起了“五子棋”;有的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些街坊邻里的趣事,整个学堂里顿时热闹起来,唯独钟馗还坐在原位,手里捧着《孟子》看得入神,仿佛没听见周围的喧闹。
其中有个叫陈标的学生,平时就爱贪玩,见钟馗不理会大家,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钟馗兄,大家都在玩,你怎么还这么用功啊?就不能歇会儿吗?”
钟馗放下书卷,抬头看着陈标,语气认真地说:“圣贤的学问,没有一样不是从勤奋刻苦中得来的,从来没有偷懒懈怠还能做成事的人。我跟你说说吧:农民不耕种,家里就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商人不勤快,口袋里就不会有多余的钱财。更何况我们读书做学问呢?要是不努力,怎么能学到真本事?”
陈标听了,挠了挠头又问:“那你这么不知疲倦地学习,难道只是为了给父母争光、让自己出名吗?”
钟馗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坚定:“可不止是为了显亲扬名!我们生在天地之间,就该让自己的忠心能比得上太阳的光明,气节能经得起寒霜的考验,这样才能对得起天地,对得起鬼神。言行能和日月一样光彩,名声能和天地一样长久,这才算没白做人啊!”
陈标听完,忍不住叹了口气:“钟馗兄,你的志向也太大了,我跟你比,真是差远了!”
两人正说着,邹先生突然回来了。陈标赶紧迎上去,把刚才钟馗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先生。邹先生听了,连连点头,对在场的学生们说:“钟馗这孩子,志向和度量都远超常人,说出来的话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且他举止端庄,气质也比普通人出众,你们可都要向他学习啊!”
不一会儿,钟馗也走到了先生身边。先生想考考他,就随口出了个上联:“三尺黄童,须把诗书饱记。”意思是说,小孩子要多读书,把诗书知识记牢固。没想到钟馗连想都没想,张口就对出了下联:“一点赤心,惟愿家国安宁。”
邹先生听了,忍不住拍手称赞:“对得好!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真是天下少见的神童,从古到今都难得一见啊!”其他学生也都佩服得不行,再也没人敢在学堂里随意打闹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端阳佳节。村里的河里要举办龙舟比赛,岸边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男男女女,锣鼓声、欢呼声震天响。几个同窗偷偷约钟馗一起去看,钟馗本不想去,可架不住大家再三劝说,只好跟着去了。
到了河边,只见十几艘龙舟在河里飞驰,船上的人穿着彩色的衣服,用力地划着船桨,岸边的观众一边喊着“加油”,一边挥舞着手里的小旗子,热闹得不得了。同窗们都看得兴高采烈,只有钟馗皱着眉头,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
有个同窗纳闷地问他:“这么热闹的场面,能让心里的烦恼都散了,多开心啊!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这是为啥呀?”
钟馗叹了口气,指着河里的龙舟说:“咱们现在看到的龙舟比赛,是为了悼念屈原大夫啊。当年屈原忠心报国,却被奸臣陷害,最后投江而死,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想流泪,哪还有心思高兴呢?”
等到傍晚,大家回到学堂,邹先生早就等着了。先生脸色严肃地说:“做学问没有别的窍门,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心,别让它被玩乐带偏。你们背着我偷偷去河边玩,太不像样子了!现在每人对一副对联,赎自己的过错,要是对不出来,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完,先生出了上联:“河中竞龙舟,以争胜负。”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对。这时,钟馗站了出来,大声对出下联:“殿前登虎榜,以辨高低。”意思是说,将来要在朝堂前的科举榜单上,和天下学子一较高下。
邹先生又惊又喜,忍不住说:“你一开口就让人惊叹,真是天下难得的神童,从古到今都少见,这样的人才世上哪能多有啊!”最后,其他学生都因为没对出对联受了惩罚,只有钟馗被先生免了责罚。
就这样,钟馗在邹先生门下一共学了四年。到了年底,钟惠让家僮准备了厚礼,送到学堂感谢邹先生,还把钟馗接回了家。钟馗一进家门,就跪在父母面前,愧疚地说:“儿子离开父母这么久,没能在身边照顾你们,心里特别惭愧。不过我每天都在想念你们,还请父母原谅我这不孝之罪啊!”
钟惠赶紧把他扶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听说,真正的孝顺,是让祖宗荣耀、让家族光彩,对上要为朝廷尽忠,对下要给百姓施恩。要是做不到这些,就算天天守在父母身边,也算不上真正的孝顺。而且大丈夫志在四方,怎么能一直守着家乡,什么事都不做呢?当年大禹治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你怎么能只惦记着家里,不把自己当成有远大志向的大丈夫呢?现在你已经长大了,要是不跟着更有学问的老师学习,就算一辈子埋头读书,也未必能明白真正的道理,那有什么用呢?如今郡城里有位南华先生,我和他是多年的好友,观念相合,彼此扶持。他曾经考中过科举,却生性淡泊,辞了官隐居起来,精通经史,学问深厚,真是天下少有的奇才,人间难得的好老师。等明年正月,我就送你去他那里求学,要是能学到一点东西,也能了却我的心愿,你也不会因为荒废学业而后悔了。”
不知道钟馗跟着南华先生会学到什么,咱们下回再接着讲。
后来有人为钟馗的志向写了首诗:“胸中抱负擎天地,口吐珠玑透胆寒。人家何幸有此子,定做朝中一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