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看到:位于《河图》(图一)中央的“5 圈”构图就是“东北西南中”五方、五宫的格局。五方、五宫不仅以“中”“中宫”占居C位,并且以“中”“中宫”到其它四方(东北西南)、四宫(东北西南)的距离相等而完成了太极四象的构建,以“中”为太极,太极外围不是“八卦”而是“四象”(东北西南)。
图二:河图洛书外边四组示意图
由于四象是两仪而生,而两仪(阴阳)居于太极之内,为太极先天本有,和太极同步从“无极”而来,所以《河图》中央“太极四象”反映和表现的是宇宙原点,是原始宇宙和原始太极的“生化”情况和宇宙初始时期。
从全局看,《河图》以太极(中方、中宫)为灵魂,以太极四象为统领,以四象为布局,以“5”为遵循(圈点之差数等于“5”),在外边(外围)协调搭配,选定圈点,构建8 个数字单元同步双列(偶数,凸显阴性之意)的 4 个小组统一体(图二)。
图三:太极四象八卦图(选自网络)
依照东北西南右旋方向,从北起,这4 个小组分别是第一组:北,6 点 1 圈,6-1=5;第二组:西,9 圈 4 点,9-4=5;第三组:南,7 圈 2 点,7-2=5;第四组:东,8 点3 圈,8-3=5。然后构成东北西南方阵(□)(图四)。至此,《河图》外边8 个数字单元化合升级为 4 个小组统一体。
这是对《河图》“形”的定位。
我们从《洛书》(图一)看出,《洛书》的排布是在一个方阵(□)四边基础上,按照东北西南方向右旋,四个角不再是“角”,而是6点、2 点、4 点和 8 点的 4 个数字单元,由四边发展成八边,从而构成环形(○)。
图四:河图方阵示意图
从整体看,《洛书》同《河图》一样,用同样的策略构建4个小组(图二),只是外边 8 个数字单元从双列调整为单列(奇数,凸显阳性之意)而成图。
这 4 个小组分别是第一组(6 点和 1 圈)、第二组(7 圈和2点)、第三组(9 圈和 4 点)、第四组(8 点和 3 圈)构筑八边(八角)而成为环形(○)(图五)。至此,《洛书》外边8 个数字单元化合升级为4 个小组统一体。
这是对《洛书》“形”的定位。
图五:洛书环形示意图
由此可见,《河图》《洛书》两图不同的地方是:前者是10个数字组成,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最后数字落脚点是偶数、是阴性,代表阴鱼在巡边;后者是九个数字组成,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最后数字落脚点是奇数、是阳性,代表阳鱼在巡边;前者是太极四象图的母图,后者是太极八卦图的母图;前者中央一组圈点搭配是“10点5圈”,显阴性(“-5”),后者中央一组圈点搭配是“0 点5 圈”显阳性(“+5”)(“0 点”无法显性表现,只能隐性存在);前者外边是方阵(□),后者外边是环形(○);前者外边双列内外2 单元为1组,后者外边单列前后 2 单元为 1 组等。
《河图》《洛书》(图一)相同的地方是:图案中“圈”成数皆为奇数,点皆为偶数;中央五宫、五方和太极四象均由“一图三意”(5圈)布局构建;外边 4 小组内差皆得“5”,东北2 个“-5”和西南2 个“+5”;各自分为东北和西南 2 个半构型等。
“5”成为构建 4 小组的遵循及创立《河图》《洛书》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