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是一双绝世国图,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河洛文化的标志性文化。但在一万多年前的远古,人类既没有数字也没有文字,我们的先祖为了表达他们的思想,极具智慧地从大自然中选取了已有 2.6 亿年~2.2 亿年历史的龟背上,所承载的在漫长的物种演化过程中上天赐予的简洁、鲜明和易用而有特色的黑点和白圈的表意(阴阳)符号,以及规则、有序和统一的原始(天然)图案,并遵循一定的人性思维逻辑,最后以内涵丰富而科学的方式构建了人类历史上两幅不离不弃的美丽图案,从而成为表达和反映中华民族远古思想文化的“书画”。
但由于时过境迁和历史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很多人对它既充满好奇和兴趣,又似懂非懂和无可奈何,欲言又止,难于表达,只能得出宇宙魔方人间天书的“结论”。说宇宙魔方自然是指它有很多变化和可寻的规律;说人间天书自然是指它是古人类社会的文化产物,但又解不开读不懂的意思。
当然,从不同维度前人已做了一些探讨和总结,但都是“零碎”的、“笼统”的,甚或是“模糊”和“皮毛”的。它们既缺乏整体思路和系统论述,又缺乏具体思想和理论说明。
《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紧紧以《河图》《洛书》显而易见的阴点、阳圈以及其所代表的数字关系、布局方式等显性图案信息为切入点、着力点和抓手,从表入里,从现象到本质,展开深入严谨的逻辑分析,对其结构和内涵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掘,发现了它们还有更本质、更具体和更深邃的诸多定律和密码,这些一起构成为历史“存在”、现实“存在”的运动规律和隐藏天机。
原来,《河图》《洛书》各自点圈形成的10 个数字单元以阴阳太极为遵循,以“5”为规则构建 5 个小组,其中4 个小组安置外边,1个小组安置中央,形成以中方统领四方的大五方战略格局。外边小组又在“2”的作用下,分别升级为 2 个半构型(《河图》为三角形、《洛书》为半环形)、再升级为《河图》和《洛书》,最后升级为“宇宙”“生命”“人性”统一体的“存在”。中央小组又以“太极四象”为主导,在“五方”“五宫”参与下确定了“一图三意”的高远境界,最后完成了《河图》《洛书》“五五”模型的创立和“二二”机制的形成,以及伴随的“阴阳”驱动力的始终如一。
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河图》的方阵(□)和《洛书》的环形(○)、“繁华太极四象图”和“繁华太极八卦图”、奇妙的“n”和“z”、伟大的“2”和“5”、《河图》和《洛书》阴阳角色和神秘对应,以及相应的定律和密码等。
譬如:
阴阳定律——作为太极的统一体,它就是宇宙、生命等存在的绝对和相对统一体,可以是对任何一个事物的完整表示。然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前后有两个“生”,但二者的含义却是不一样的。前者“生”的两仪是在太极之内,是太极本有的,是太极的两大构件,和太极是同步诞生的,是“同生死共存亡”的。在“无极而太极”有了太极的同时就有了两仪;有了两仪的同时就有了太极。对于太极来说,两仪就是“先天”的存在。后者“生”的四象是在太极之外,四象才是真正意义上太极“生”出来的,四象和太极并不是同步就有的,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空间”异的属性。对于太极来说,四象就是“后天”的存在。
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对立而统一,贯穿于《河图》《洛书》构建的全过程,隐性存在于其它定律和密码之中。从《河图》《洛书》的 5 个小组到各自的两个半构型,到《河图》《洛书》,到宇宙、生命、人性统一体,阴阳从来都在神秘的潜藏,以事物运动原始驱动力的方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宇宙、生命统一体内在发展的力量。所以,阴阳定律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定律、根本定律,是构建两幅图案的前提和条件,没有阴阳便没有《河图》《洛书》。
五五定律——五五定律是《河图》《洛书》的布局定律。它将《河图》《洛书》首先各自显性地布局为 10 个单元数,然后隐性地布局为5 个小组,各自中央 1 个小组,周边 4 个小组,其次是每一个小组内阴阳差数皆为 5,成为各小组执行的一个规则,使之《河图》《洛书》成为一种凸出中央的五五模型结构。
二二定律——二二定律是《河图》《洛书》的构建机制或构建原理,它隐含在《河图》《洛书》构建的全过程之中。它通过“2个单元和 2 个单元”的合二为一机制(原理),经过4 次使《河图》《洛书》不断升级,最后完成宇宙(生命)统一体的构建。第一次升级,即把《河图》《洛书》各自 10 个单元数升级为各自的5 个小组(各自外围4 个小组,中央 1 个小组);第二次升级,即把各自的外围(周边)4个小组升级为两个半构型(《河图》为三角形,《洛书》为半环形);第三次升级,即把各自两个半构型升级为《河图》和《洛书》;第四次升级,即把 2 副图案(《河图》《洛书》)升级为宇宙(生命)统一体(虚拟统一体),使宇宙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低级到高级,从无机物生命体到人类生命体。
“0”的密码——有史以来皆认为《河图》是10 个单元数构成,《洛书》是 9 个单元数构成,其实不然,在《洛书》中央小组布局中,还有一个隐性“0”的数的存在。因为《河图》《洛书》两个统一体(太极)是由若干“小”的统一体(太极”)构成它们“大”的统一体(太极)的,这样才保持了生命力和运动,所以《河图》5 个小组皆由阴阳 2 个数构成,《洛书》周边 4 个小组皆由阴阳2 个数构成,这种构建小组的方式已成为一种规则、规律和模式,因而作为《洛书》中央小组的构建必定亦是由 2 个阴阳数而构成的。但我们现在看见的《洛书》中央小组只看见“阳”,而没有看见“阴”,其实这个“阴”就是“0”的存在,但“0”又不能做任何的显性的符号表示,所以《洛书》中央小组除过“5 阳”(“5 圈”)符号之外其周围再没有什么符号,用周围的“空缺”“空白”的方式加一隐性表示“0”数的存在。故而,“5 阳”周围看不见数的存在,但我们必须想到有数(“0”)的存在。这是古人的一种智慧,只有这样方才符合阴阳定律、五五定律和二二定律等的要求。
阴性密码——阴性密码只存在于《河图》。《河图》周边4 个小组阴阳平衡,但中央小组“10 阴”“5 阳”之差却显“5 阴”,从而决定了《河图》“阴”的属性,为和《洛书》化合升级创造了条件和动力。
阳性密码——阳性密码只存在于《洛书》。《洛书》周边4 个小组阴阳平衡,但中央小组“5 阳”“0 阴”却显“5 阳”,从而决定了《洛书》“阳”的属性,为和《河图》化合升级创造了条件和动力。
不变密码——不变密码就是守正密码,它潜藏于《河图》之中,固守根本,保持初心、原始不变,其突出表现在阴阳“n”的相向而行,顺时针旋转,保持一致,维持秩序和稳定。
创新密码——创新密码就是变的密码,它潜藏于《洛书》之中,主宰变化,坚持发展,使宇宙、生命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其突出表现在阴阳“z”的顺时针和逆时针向左旋转,不断碰撞,不断矛盾运动,然后内生出新的东西。
还有合二为一、一分为二,等等。
这些发现都是终极的,它们在两幅图中,不是个性、特殊性的存在,而是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存在,或者是至关紧要、生死攸关的存在。
它们深刻地表现了“不变”与“变”,坚守和创新(守正创新),阴与阳的宇宙、生命统一体的“一体两面”及其辩证关系;反映了宇宙、生命的根本运动;呈现了宇宙、生命的历史时空;揭示了宇宙、生命的基本规律。为读懂《河图》《洛书》提供了新坐标,为认识、传承、发掘先祖智慧和中国文化拓展了新思路和新的思想理论。
2025.06.09
一万多年前,人类还没有文字和数字,我们的先祖为了总结和传承他们对宇宙、生命的思考,通过黑点白圈的不同布阵而创作了《河图》《洛书》,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河图洛书(图一)是中华民族“一双”国图,是河洛文化开创性和标志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文化,对其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一:河图洛书(选自网络)
河图洛书因难“读”而有人称之为“天书”,我们对它既要敬重又要无畏。要敬重是因为它是我们先祖传世之作,包含了深邃的智慧;要无畏是因为它不管怎样都是人类的思维,虽然没有文字和数字,但只要我们抓住规律性的东西也能深入地探索。
我们研究河图洛书要本着由表到里,由形到神,由浅到深的策略进行。要善于从显性找到有关信息和数据所引导的方向,然后去做隐性的尝试。
河图洛书(图一)的基本构成元素是黑点白圈与其和数及布局。以白圈(○)排列和数代表1、3、5、7、9,以黑点(●)排列和数代表 2、4、6、8、10,10 个数按一定内在逻辑成图的是《河图》;以白圈(○)排列和数代表1、3、5、7、9,以黑点(●)排列和数代表 2、4、6、8,9 个数按一定内在逻辑成图的是《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