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2014年以前)
1981年,首届“乐施毅行者”活动在中国香港举办,该活动要求必须“四人一组”组队参加,并需要在48小时内翻越20多座高山,横越全长一百公里的麦理浩径。
“乐施毅行者”在开办之初并未对民众开放报名。1986年首次向民间参与者开放,由一市民队夺得冠军。可以说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大众越野跑活动。
据圈内前辈传闻,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北京举办过一个“慕田峪长城超级马拉松赛”,但未寻找到历史照片,只在资深爱好者中口口相传。
1998年,Seyong Asia公司创办的山野之王(KOTH)系列赛在中国香港诞生,并自此每年都举办若干站系列赛。
2001年,中国香港市民跑者范瑞萍,参加并完成了撒哈拉沙漠马拉松(Marathon Des Sables,简称MDS),并以17小时21分的成绩创下了当时的毅行者女子队纪录。
2003年,极地长征系列赛(Racing The Planet,简称RTP)落户中国,在新疆举办了戈壁长征分站赛,并一直持续举办到2015年。
2006年,威斯西湖跑山赛在杭州举办,该赛事成为越野跑运动在我国民间普及的一个窗口。
2009年,第一届TNF100在北京市昌平区举办,100公里组别的实际路线距离为86公里,爬升距离为2600米。另外还有10公里和40公里组别。当年总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男子组冠军为日本跑者镝木毅,女子组冠军为中国业余跑步爱好者邢如伶。
同年,中国香港市民跑者曾小强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The Ultra-Trail du Mont-Blanc,简称UTMB),并在2000多名参赛者中跑进前30名。
2010年,中国台湾跑者陈彦博参加了南极100公里冰雪超马(The Antarctic Ice Marathon 100k),并获得第2名。2013年,在被确诊鼻咽癌后,他又在北美洲冰原带完成了700公里的育空北极超马(Yukon Arctic Ultra,简称YAU)。
2011年,第一届HK100(香港100,简称“港百”)举办,200多名参赛者站到了起跑线上。
2012年,由于雷、高清、王子尘、杨建国组成的中国战队首次参加意大利“巨人之旅”超级越野赛——该赛事路线总长330公里,累计爬升距离24000米。当年因天气恶劣,主办方取消了最后的29公里赛程,于雷、高清、杨建国三人完赛。
2013年,中国登山协会举办了沂山100越野跑赛,众多精英跑者参赛,代表了当时国内越野跑的最高水准。
同年,完赛“巨人之旅”的跑者于雷策划举办了第一届大连100越野赛,成为国内首个由越野跑爱好者创办的赛事。随后,第一届宁海越野挑战赛也在浙江鸣枪。这一年中国越野跑赛事的数量突破两位数。
2013年,参加“巨人之旅”的中国选手杨源,失足滑坠,不幸离世。
2014年,闫龙飞和东丽参加在法国勃朗峰举办的天空跑世界锦标赛(Skyrunning World Championships),闫龙飞在42公里组别获得第16名,东丽在80公里组别获得第9名。
同年9月,曲丽杰完赛“巨人之旅”,成为第一个完成“巨人之旅”的中国女性。
同年,国务院第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宣布取消对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制度。之后,越野跑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遍地开花,因此2014年也被很多媒体称为“中国越野跑元年”。
这一年,我在家乡举办了宁波太白湖国际越野赛,为之后的江南100系列赛播下了一颗种子。
二、发展期(2015—2019年)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在我国举办的越野跑赛事超过160场,大部分是首次举办,其中有很多比赛现在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赛事,比如:首届江南100越野赛、首届玄奘之路·八百流沙超级极限赛、首届柴古唐斯括苍之巅越野赛、首届环四姑娘超级越野跑……
我在这一年举办了江南50越野赛,这也是江南百英里的首届赛事。于2015年3月22日在宁波四明山东入口龙观举办,全程50公里,累计爬升约3600米,被认为是“最江南”的跑山赛事。赛事路线连接上古山,以古迹、古道、古村、茶园、峡谷、竹海,串联起四明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山清水秀的江南春色。
尽管首届赛事总参赛人数不足300人,最高组别的50公里组不足百人,但当时江南100团队首次成功落地办赛踏出的这一小步也为中国越野跑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这也是我一直感到自豪的一件事情。
2016年,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善跑发布飙山越野系列赛(China Mountain Trails),其中的龙腾亚丁成为Skyrunning全球系列积分赛的第一站。
首届高黎贡超级山径赛也在同年鸣枪,由世界最炎热跑步比赛——美国恶水超马(Badwater Ultramarathon)创始人克里斯·科斯特曼(Chris Kostman)担任总监,世界规模最大越野跑赛——法国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UTMB)创始人波利提夫妇(Michel Poletti与Catherine Poletti)亲临赛事现场指导,标志着中国越野跑赛事逐渐走向国际化。
2017年6月10日,北京灵山100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一名参加50公里组的跑者因在比赛中中暑导致意外身亡。该事件成为中国越野跑运动历史上第一起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的死亡事故。
2018年,是整个中国越野跑赛事发展的高光时刻。在该年年初的HK100(港百)中,中国新生代跑者梁晶与祁敏齐头并进。虽然梁晶领先1秒冲线,但因在赛道上的非规定区域接受了场外支援而被取消成绩。最终,祁敏以9小时28分36秒的成绩打破了由法国人弗朗索瓦在2016年创造的赛道纪录,问鼎冠军。姚妙获得HK100女子组冠军,成为首位跑进11小时的女性选手。
同年8月的法国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UTMB)中:贾俄仁加夺得OCC组别冠军;姚妙和祁敏双双打破CCC组别赛道纪录,分别获得CCC组别女子冠军和CCC组别男子亚军。
随着中国跑者的不断成长,越来越多的跑者已经不再满足于百公里的挑战。于是在2018年,江南100开设百英里组别,成为江浙沪地区唯一一场百英里越野赛。通过赛道的几经调整,大幅增强了可跑性,全程168公里,爬升距离7259米,关门时间48小时,成了可跑性超强的高速赛道。该届赛事参赛人数800余人,最长组别168公里有100余人参赛。
回顾这一阶段:2015年和2016年是中国越野跑的爆发期,据统计,2015年赛事数量是2014年的3倍,2016年赛事数量在2015年基础上再次翻番。2017—2019年赛事数量进入比较平稳的增长期,到2019年,在国内举办的各类越野跑赛事超过500场。
三、2020年至今
2020年上半年,疫情突然来袭,越野跑比赛全面停摆。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江南100团队提出开启“一个人的江南百英里”赛道纪录挑战赛,广撒英雄帖邀天下精英,在跑圈引起了一波热议。最终,赵家驹揭榜而上,挑战赛道纪录。同年4月11日凌晨,赵家驹创造了江南百英里全新赛道纪录——18小时35分45秒。
当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越野跑赛事开始重启。直到2021年上半年,越野跑赛事虽然数量上和往年相比有一定减少,但整体发展趋势充满生机。无论是赛事公司还是越野跑爱好者,都摩拳擦掌,准备放手一搏。直到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注定成为中国越野跑的“历史拐点”。
2021年5月22日,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大景区内举行,在百公里越野赛进行过程中,由于遭遇大风、降水、降温的高影响天气,造成21名参赛选手死亡,8人受伤。死亡人员中包括中国顶尖越野跑者梁晶等精英选手。
中国越野跑进入至暗时刻,赛事被全面喊停。
2021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的意见》;
2021年8月,四川省田径协会与四川省登山协会联手,组建了“四川省越野跑赛事委员会”,并颁布《越野跑类赛事办赛指南》;
2021年9月,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发布了《2021浙江省越野赛组织安全指南》;
2021年10月,中国登山协会发布《山地越野跑办赛指南》《参赛指引》以及《竞赛规则》等文件;
2022年8月,浙江省体育局发布《浙江省体育赛事活动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中国越野跑运动全面规范势在必行,越野跑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以民间为主要推动力,虽然发展到现阶段依然还是个小众的运动,但是每个越野跑爱好者都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我们都希望白银事件过后的中国越野跑运动能够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在更完备的规则之下,在更多人的关注之下,在更多资源的加持之下,让更多人能投入到这项运动中,享受山野,享受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