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交通工具几乎可以带着我们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大自然值得敬畏之处就在于,总有一些地方我们必须使用最原始的交通方式——走路或者跑步才能抵达。而越野跑恰恰就是通过迈出双脚带你的心灵去触碰现代科技尚未染指的山野的一种方式,如果不是为了享受自然的本真而踏入山野,那么,这样的越野跑可能便与在跑步机上的坡度训练没有了差别。

每个人都可以“越五分钟野”,它和脱口秀一样没有门槛。越野跑,首先是野,然后才是跑。所谓野,就是户外。户外总是充满未知,令人感叹也会令人畏惧。这也是为何前人总是重装徒步,他们必须对独自探险的自己的安全负责,因此需要携带足够的装备来应对户外的风险。

而今,“轻装穿越”总是被人挂在嘴上,成为一种酷酷的标杆。身为一名组织者,我深知,这样的变化和我们组织的越野赛密不可分。越野赛,可能比“轻装穿越”更“轻装”。当有成百上千的选手和你一起进入大山时,不理性的“安全感”瞬间爆棚;每间隔几公里,就有一个组委会的补给站保障安全,补充食物;组委会替选手们探好了路,布好了标,评估好了天气。夸张一点说,此时的选手完全地把自己交给了组织方,已经实现了一种无价的信任。以至于,一些新手小白在一场安全的越野赛中,往往容易高估个人对于户外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风险时的应对能力。

安全,对于组织者和越野者而言,都是踏入山野后的首要考量因素。我们坚持认为,比赛提供的保障和供给,加上选手们必须携带的强制装备,应当能够使他们在发生极端天气到终止比赛之前的全部时间里,足以相对“从容”地生存在整个赛道所处的山地区域内。而当你独自越野时,为了保证在发生极端天气到抵达安全处所之前的时间里的人身安全,你必须把组委会替你干的事儿,自己都干了。你会发现,此时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还有脑力。你需要了解基础的生物知识、化学知识、地理知识、医学知识,有时候甚至需要气象学和天文学知识。与此同时,身体也必须随着大脑同步进化,学会在神经的控制下将目光永远聚焦在脚步前方的一段距离,快速判别路况和落脚点,来保护自己。毕竟并不会有一个医疗队恰巧在路上等着你,也不会有两个收尾队员陪你聊天,更不会有一群人在指挥部里盯着你的小绿点。在失去了城市包裹的安稳之后,我们必须唤醒血脉里的生存本能,即使是在一场有组织的越野赛中。

户外安全的宿敌,就是天气,它就像是《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的莫里亚蒂。即使是在一场相对“稳定”季节里的比赛——注意是稳定,而不是暖和——也无法避免意外天气的出现。因此,当我们顺利地办完一场比赛之后,必须得感谢天公作美。跑越野的人从不轻易放弃,办越野赛的人也是。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天气和路况,抵达终点永远是越野人的一种信仰。只要能在组委会的备选赛道上完赛,即使遭遇恶劣天气,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但前提是有这么几条赛道。但越野人也该时刻准备着放弃,尤其是当选手的背后没有一群能够百分百履行承诺、替大家做好恶劣天气预案、把千百人的信任捧在手心的人时,放弃本身也是一种负责和坚持。

在探索未知的路途中,我们也在探索自己。每一次越野中对地形、天气、生物的应对,都使我们在理论、经验和能力上不断突破,成为更好的自己。越野人或多或少想过,可能有一天自己会交代在山里,但那又怎样?他们宁愿付出更多努力去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也不愿意轻易放过世界一隅的美好。很多人见过了这样一群“不知死活”的人,也开始向往着他们所处的氛围,无论是出于什么机缘巧合心动的,从一个公路跑者成为一个越野跑者都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希望我们的越野跑者多阅读、多思考,跟随本书一步一个脚印,从越野跑的概念、训练、装备、比赛、恢复的方方面面,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越野之力,养成习惯,从而安全地在余下的人生中探寻心目中的自然之美。希望越野跑赛事在中国和谐发展,跑者们越跑越健康,通过越野跑收获更多的快乐。承蒙葛海标总监的厚爱,我有幸得以为新书作序,啰唆一二,供读者一哂。

无锡汇跑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
资深越野跑赛事组织者
李长征 LvCbswpReokG/YZ0hezQa1q4YBRio9cVgIsz7WyRZimeR1jIOQwPYynA0CjnGk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