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作书中,我们系统性地介绍了结构化提示词的思想、结构和7种高质量提示词框架。其中,7种高质量结构化提示词框架依次为:角色扮演框架、ICIO框架、CO-STAR框架、CRISPE框架、BROKE框架、APE框架、LangGPT框架。
尽管推理大模型的流行降低了提示词的使用门槛,但结构化提示词依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构建智能体或者更复杂的AI应用中,仍被广泛使用。因此,下面将对结构化提示词做一个介绍。结构化提示词的优势如下:
❑结构清晰易复刻: 结构化模板使得提示词结构更清晰。套用模板,可以快速构建新的提示词。
❑易打包成智能体应用: 相比于普通提示词每次使用都要重新编写需求,运用结构化提示词可以将提示词打包成智能体应用。对于同一类型的作业需求,可以直接调用特定的智能体应用,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开发AI工作流的基础: 结构化提示词是AI工作流开发的基础,掌握好结构化提示词,可以极大地拓宽AI应用领域。
在前作两本书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Kimi和豆包的智能体应用。在《豆包高效办公:AI 10倍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与技巧》一书中,我们甚至还教读者朋友们,如何构建自己的智能体应用。如图2-4所示,智能体就像是使用AI制作的一个个行业专家,比如:专门写作公文的“公文写作助手”;专门绘图的“AI绘图专家”;专门做数据分析的“数据分析专家”……
虽然DeepSeek暂时还没有智能体应用功能,但是笔者相信“智能体”是大众入门AI应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未来这一定是一种重要趋势。
当然,如果读者朋友不再满足于简单的AI应用,未来有机会接触到AI工作流编排,便可以搭建更具创意和功能更丰富的AI应用程序,结构化提示词同样是编排AI工作流的基础能力之一。如图2-5所示,这是笔者编制的“高颜值内容海报”工作流编排图,这个工作流可以实现用户将文字、网页链接或者图片发给AI,AI自动生成高颜值的内容海报。
图2-4 豆包智能体广场
图2-5 AI工作流编排
如图2-6所示,这是一个基于工作流编排实现的“高颜值视觉内容设计师”AI应用。在本书的第4章,我们也会介绍如何调用DeepSeek的API,运用API可以灵活开发属于自己的AI应用。
图2-6 “高颜值视觉内容设计师”AI应用
在前作中,我们详细介绍了LangGPT结构化提示词,LangGPT结构化提示词目前是国内最为流行的提示词框架。
LangGPT的重点在于将提示词结构化,不过于强调固定的属性模块项目,而是根据项目灵活配置属性模块。笔者对LangGPT常用的属性词进行了总结。
LangGPT属性词总结
❑ 基础属性词
Role:角色,希望大模型扮演的角色。也可使用Expert(专家)、Master(大师)等提示词替代Role,将大模型固定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Profile:角色简介,对大模型所扮演角色的人物背景介绍
Skill:技能,该角色所具备的能力
Rules:规则,该角色所需要遵循的规则
Workf low:工作流,该角色工作所遵循的工作流程
Initialization:初始化准备
❑ 补充属性词
OutputFormat:输出格式要求
Attention:注意事项,提醒大模型需要注意的事项
Constraints:约束,对大模型的某些事项进行约束
Ethics:伦理道德,框定大模型所要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
Personality:性格,设定大模型的性格
Writing Style:写作风格
Preferences:偏好
Goals:目标,为大模型设定任务目标
Background:背景,任务背景介绍
通过灵活组合这些模块,可以得到多种结构化框架。其中最常用的提示词框架如下:
# Role(角色):用户指定的角色名称
## Profile(角色简介):
❑ Author:云中江树
❑ Version:1.0
❑ Language:中文
❑ Description:简介这个智能体需要做什么
## Background(背景):
❑ 介绍智能体的角色背景和智能体设定,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描述智能体。
## Goals(目标):
❑ 写明创建此智能体的任务目标是什么,智能体需要达成的任务有什么。
## Constraints(约束):
❑ 写明此智能体的约束是什么。
## Skills(技能):
❑ 写明如果要达到<Goals>里所提到的目标,智能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 Example(示例):
❑ 需要为新智能体设置一个例子,供新智能体学习<Workf low>中的工作流程、<Goals>里的任务目标、<Constraints>里的约束条件、<Skills>里的技能。
## Workf low(工作流):
❑ 写明如果要达到<Goals>里所提到的目标,智能体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流程,整个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如何去做。
##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 写明刚刚初始化时,智能体要做的自我介绍,包括告诉用户自己能做什么,期望用户提供什么,自己的工作技能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上面的LangGPT框架和2.4节中的万能提示词模板类似,约定了角色、背景、目标、技能等基本需求信息。同时,使用了<Example>(示例)和<Workf low>(工作流),提高通用大模型的输出质量。
如1.2.3节所述,推理大模型具备自我思考能力,其提示词不需要限定工作流程,而是以目标为导向。因此,我们需要对LangGPT结构化框架进行相应的改造,以便适配推理大模型。
鉴于推理大模型的特点,我们移除了<Example>(示例)和<Workf low>(工作流)这两个模块,同时强化了<Goals>(目标)模块,并且加入<Knowledge>(知识背景)模块。改造后的LangGPT提示词框架如下:
# Role(角色):用户指定的角色名称
## Archive(档案):
❑ Author:沈亲淦
❑ f it:推理大模型
❑ Version:1.0
❑ Language:中文
## Background(背景):
❑ 介绍智能体的任务背景和应用场景需求
## Goals(目标):
❑ 写明任务需求,包括需要达成的任务目标及期望的任务质量(这个项目最为重要,请细化思考完善)
## Skills(技能):
❑ 写明如果要达到<Goals>里所提到的目标,智能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或专业知识
## Constraints(约束):
❑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写明此智能体的限制条件,如范围、时间、场景要求、排除事项、行为准则、输出格式、语言风格等
## (可选项)Knowledge(知识背景):
❑ 根据应用场景选填此项。可补充填写特定的知识背景材料
##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 写明智能体在初始化时要做的自我介绍,包括告诉用户自己能做什么,期望用户提供什么,自己的工作技能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相比于极简的“三要素”模板,LangGPT的结构化提示词看上去略显复杂。但是,结构化提示词也有好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简单提示词和复杂提示词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挑选最合适的提示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