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SD测试一般会随着项目阶段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侧重。在产品研发阶段,我们一般更加侧重对SSD的功能、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等的测试;在生产阶段,我们一般更加侧重对SSD基本读写和上下电、稳定性、高低温、老化等的测试;在部件引入阶段,我们一般更加侧重对SSD功能、兼容性、常规性能和特殊场景性能、功耗、可靠性等的测试。总的来讲,研发测试需要确保产品能够满足一切潜在客户的需求;生产测试需要确保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出厂的质量要求;引入测试需要确保SSD能够满足内部具体业务场景的需求。
SSD功能测试,我们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测试工具或者测试驱动,向盘片发送指定的命令序列以触发相应的功能来进行验证。对于黑盒测试,一般我们可以直接设计相应的命令序列来进行覆盖,某些场景可能是概率性触发的,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多次执行的方式来确保覆盖。某些功能场景,可能很难进行黑盒方式的覆盖,我们一般会考虑采用白盒方式。SSD功能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我们一般会与开发团队进行协商,在固件代码层提供特定的VU功能以帮助测试团队实现场景构造。
SSD兼容性测试所涵盖的范围可大可小,我们一般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角度来考虑。例如,我们可以基于未来部署的硬件配置及软件环境来进行测试。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机型和软件环境,我们可以参考当下市场流行的软硬件配置,同时还需要适当兼顾旧的机型、旧的软件版本。
其余的SSD测试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论述了,后续会有专门的章节进行分析。
除了上述常见的SSD测试,测试团队可能还会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协议相关的测试、SSD产品质量测试、相关认证(例如常见的NVMe认证、PCIe认证和国密认证)等。
作为SSD测试人员,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接触的都是研发阶段的测试。这个阶段的测试,自主性和灵活性比较大,一般都是研发团队根据自身团队情况、项目情况等来实施相应的质量活动。正因为这个阶段的测试灵活性较大,大家就更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本书后续章节将花一定的篇幅介绍一套相对常用的、经过多个实际项目有效验证的测试流程和方法。
SSD生产阶段和部件引入阶段的测试,一般业内都有相对固定和明确的流程及质量要求,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
在SSD测试过程中,也会涉及一些软硬件工具的使用。有的是业内比较通用的工具,有的则是团队内部研发或者定制的工具。后续章节会对一些常见的测试工具进行介绍。
综合来看,SSD测试是测试团队为确保SSD的整体质量并使其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选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对SSD开展的一系列质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