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23年“回忆版”金题

一、试题(本题35分)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撤销。(摘自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问题:

1.根据材料,围绕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简述宪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2.根据材料,结合你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谈谈你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认识。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规范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总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答案精讲

1.根据材料,围绕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简述宪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答案: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我国宪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详细规定了公民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权利及各项义务,为国家权力的行使和公民人权的保障提供了根本的规范依据。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如材料所示,中国式现代化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内政外交等各项治国理政的根本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和理论指引。推进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制度保障。

三、宪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宪法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根本的政治保证和价值追求。

(2)宪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宪法规范的形式落实下来,将中国式现代化在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布局和使命纳入宪法轨道,使之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

(3)通过宪法实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弘扬宪法精神、贯彻宪法制度、保障宪法权利义务实现,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2.根据材料,结合你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谈谈你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认识。

答案: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体系和根本指南,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其核心要义总结为“十一个坚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依宪治国,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依宪执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和执政方式的科学把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要求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宪法的实施,健全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2)加强宪法监督制度,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宪法权威。

(3)建立健全涉及宪法问题的事先审查和咨询制度,加强宪法解释工作,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4)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5)建设更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科学立法将宪法规定和原则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提升全社会的宪法观念,通过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宪法监督。

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面临着新任务和新使命。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保证宪法确定的制度、原则和精神得到贯彻实施。

难度:

考点: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命题与解题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进一步加强宪法宣传、坚定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须臾离不开宪法的保障。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现行宪法于1982年公布施行以来,历经5次修改,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十分突出的位置,围绕宪法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引领新时代依宪治国新实践,开创新时代依宪治国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我国宪法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就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充分发挥宪法在治国安邦、治国理政中的重大作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领导人民取得“两大奇迹”的法治保障。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监督宪法实施的相关制度,保证在国家各项事业和各方面工作中遵循宪法原则、贯彻宪法要求、体现宪法精神。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最大优势和最高原则在于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宪法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信仰,让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新征程背景下,本题直接考查中国式现代化的宪法意义以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体现出宪法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本题有两大突破:一是将传统的一问改为两问,强化了考查力度,同时也给考生带来一定难度;二是将宪法学知识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结合,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主观题的知识范围。因此,本题可以说是实质的转型之作,体现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考查将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强化,对考生的备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题的两问从不同角度对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意义进行考查,并且提问方式存在差异,第一问要求简述,第二问要求论述。从分值分布上来看,第一问分值较少,第二问分值较多。针对这种新的考查情况,建议考生在答题时仍然使用“ 三步四阶法 ”,只是要根据分值和时间情况进行部分调整。首先,第一问分值较少,字数需要控制,所以可以答三阶,省去第四阶的内容;其次,在用“四阶法”答题时,可以适当简化,尽量呈现要点,尽可能节省时间。从本题的考查点和提问方式来看,“三步四阶法”可以让考生迅速把握考点,建立问题逻辑,形成清晰有层次的答题思路,在考场上出奇制胜。

在解题阶段,考生应遵循“ 三步法 ”,即“ 认真阅读材料,准确解读内容;完整理解问题,把握逻辑关系;列出结构框架,区分逻辑层次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按照“ 四阶法 ”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即“ 一阶开题,开宗明义;二阶升级,主题进阶;三阶立意,画龙点睛;四阶收官,补强升华 ”。本题材料要点围绕两个内容,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二是宪法实施。考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框架下,充分展示宪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和实践要求。

具体来说,在解题阶段,考生应当严格遵循“ 三步法 ”,分三步解题。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准确解读内容 。材料一引自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内涵,着力于人的发展、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态和谐、世界和平等治国理政的关键议题,是中国之治的主要使命,因此需要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轨道中。材料二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文。这一材料强调了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进宪法实施的必要性。

第二步:完整理解问题,把握逻辑关系 。本题共有两问,虽然相对独立,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倒不如看作是一个宏观问题下的两个小问。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使命,为了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将其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轨道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因此,宪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规范保障。宪法关于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框架,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了规范化、程序化和体系化指引。正是因为宪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因此应该进一步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进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提升全社会宪法观念。

第三步:列出结构框架,区分逻辑层次 。第一问的结构框架包含三个要点:一是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三是宪法的制度保障。其逻辑层次为:宪法中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充分体现出宪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考生可从以下方面追问: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

利义务的规定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哪些保障?

第二问的结构框架包含一个要点,即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其逻辑层次为:按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指引,宪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制度保障的作用,因此应当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建立健全宪法实施机制。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追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基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持”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如何推进宪法实施?

在答题阶段,考生应熟练使用“四阶法”,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充分展示答题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由于本题分为两问,限于时间和分值,第一问考生可简要作答,省略第四阶,答三阶内容。第二问则答四阶,但应当体现要点,控制字数。

具体而言,第一问从三阶进行作答。

第一阶:开题,开宗明义 。重点展示题目的限定条件,主要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由于宪法相关内容比较多,此处不宜列举,而是直接从宏观上对宪法如何规定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作出陈述。

第二阶:升级,主题进阶 。本题的考查要点是宪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在本阶中,应当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界定,由于材料所给内容非常丰富,所以考生需要整合提炼,而不能照搬材料。本阶需要借助于中国式现代化,转向全面依法治国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意义。

第三阶:立意,画龙点睛 。本阶是答题的核心内容,也是第一问的考查重点所在。宪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意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突破,但对考生来说难度较高。考生应当结合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将制度保障的具体内涵简单呈现,并且要转化到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上。

第二问从四阶进行作答。

第一阶:开题,开宗明义 。本阶围绕题目的限定,即考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来展开作答。这一限定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角度作出简要界定即可得分。

第二阶:升级,主题进阶 。本问的考查要点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个要点是非常常规的考点,对考生来说并不难,但考生需要充分把握其逻辑。本阶需要从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向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展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定位和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意义。

第三阶:立意,画龙点睛 。本阶是答题的核心内容,也是本问的主干,需要考生重点作答。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知识点扩展性并不强,主要落脚在宪法实施这个问题上。考生需要对宪法实施的具体体现进行分层展现,包括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开展宪法解释、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建设更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

第四阶:收官,补强升华 。本阶内容针对第三阶的论述进行升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意义重大,因此应当更好发挥宪法的制度保障意义。

答案解析:

1.第一问的答案从以下三阶内容展开。

第一阶论述宪法是根本法,对国家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作出了全面规定,充分保障人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规范。

第二阶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结合材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内政外交等各项治国理政的根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转向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和理论指引。铺垫后直奔主题,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宪法的制度保障。

第三阶重点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宪法制度保障,考生需要从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宪法实施三个方面展开:

(1)宪法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根本的政治保证和价值追求。

(2)宪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宪法规范的形式落实下来,将中国式现代化在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布局和使命纳入宪法轨道,使之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

(3)通过宪法实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弘扬宪法精神、贯彻宪法制度、保障宪法权利义务实现,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2.第二问的答案从以下四阶内容展开。

第一阶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定位和重大意义,考生应回答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定位,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体系和根本指南,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总结为“十一个坚持”,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第二阶升级到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一内容。在提出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意义后,分别论述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内涵。坚持依宪治国,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依宪执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和执政方式的科学把握。在此基础上,转向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具体要求,即宪法实施。

第三阶是重点答题内容,考生应重点论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举措,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加强宪法的实施,健全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2)加强宪法监督制度,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宪法权威。

(3)建立健全涉及宪法问题的事先审查和咨询制度,加强宪法解释工作,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4)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5)建设更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科学立法将宪法规定和原则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提升全社会的宪法观念,通过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宪法监督。

第四阶进行升华,论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的前景。结合第一问的主题,考生可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升华,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法治意义进行总结。 bCLhu3NYx5SFh55DejYo8phQvFo4Bw2oovXz3/ls1tavSkbLyM0oiaSGs0WGO3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