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6年真题

一、试题(本题20分)

材料一: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总体要求,谈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

答题要求:

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二、答案精讲

答案:

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突出了宪法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中的基础性地位,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项基本宪法原则,也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基本要求。如材料所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追求平等。一方面,宪法法律对所有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予以平等保护,对受侵害的权利予以平等救济;另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纠正和追究。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通过严格司法来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助于实现司法法治。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前面人人平等要求法官统一法律适用的标准,避免同案不同判,实现对权利的平等保护和对责任的平等追究。

2.有助于保障诉讼当事人的人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确保诉讼当事人受到平等对待,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保障,绝不允许法外开恩和法外施刑。

3.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完善司法责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必须明确,办案要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杜绝对司法活动的违法干预,办案结果要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应当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作为指引,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更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办案责任制基础上,健全完善司法权制约监督责任体系,更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难度:

考点: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严格司法(从2018年开始该考点改为“推进公正司法”)

命题与解题思路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宪法在治国理政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宪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的总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源头和统帅。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并带头尊崇执行宪法法律,坚持自觉地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体现,也是核心价值追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宪法和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治文化、法治信仰等融入并渗透到国家治理和公民生活各个领域,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就是要以法治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命题人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一核心要义之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作为基点,考查考生对公正司法的掌握程度。从形式上,该题依然采取的是材料分析题的命题方式。从内容上,考查重点是 如何从宪法出发,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进而在司法领域如何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即坚持严格司法

考生应当按照“ 三步四阶法 ”的解题答题方法,把握材料主题,破解题目的逻辑关系,充分全面作答。在解题阶段,遵循“ 认真阅读材料,准确解读内容;完整理解问题,把握逻辑关系;列出结构层次,展开逻辑分析 ”的方式,正确解题,提炼材料要点,挖掘考点。在答题阶段,遵循“ 一阶开题,开宗明义;二阶升级,主题进阶;三阶立意,画龙点睛;四阶收官,补强升华 ”。

具体来说,在解题阶段,考生应当严格遵循“ 三步法 ”,分三步解题。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准确解读内容 。材料一出自《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引文以高度凝练的方式展示出平等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丰富内涵,以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内涵。材料二出自2013年2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引的内容是关于“坚持公正司法”,强调了司法定分止争的功能,只有在司法中正确适用法律和保障人民权利,才能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二步:完整理解问题,把握逻辑关系 。本题的限定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中的一个“坚持”,问题则是“谈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考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并非单独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者推进严格司法,而是前者对后者的意义,所以其逻辑关系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推进严格司法产生了哪些积极意义和影响。考生需要展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推进严格司法的切入点并加以具体阐述。

第三步:列出结构层次,展开逻辑分析 。在理顺题目考查的要点之后,考生可以清晰地展现出答案的结构层次。问题围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考生应当结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内涵,阐述将平等原则贯彻于司法的过程中,会带来哪些重要价值和意义。需要回答的问题结构和层次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论内涵是什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是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司法中的体现是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有什么意义?如何更好地在司法中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在答题阶段,考生应当严格遵循“ 四阶法 ”,破解问题的内在逻辑,充分展现答案的不同逻辑层次,写出一份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要点丰富的答卷。具体如下。

第一阶:开题,开宗明义 。本阶围绕限定条件展开作答,本题的限定条件比较简单,即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党和国家两个层面,针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具体内涵进行论述。

第二阶:升级,主题进阶 。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考生需要在第二阶中进行升级,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核心要义之中提炼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具体内涵以及在法律实施中的关联性,从而展现平等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第三阶:立意,画龙点睛 。本阶是答题的核心内容,考生需要重点论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考生应当将答题的落脚点放置在平等与司法的切入点上,展示平等这一价值在司法中的积极作用。在司法中,司法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涉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法治,涉及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司法责任制改革。在这些司法事务中,平等价值都能发挥积极意义。考生应从司法法治、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三个方面论述平等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重要意义。

第四阶:收官,补强升华 。本题有一问,围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推进严格司法的意义而展开。考生在第三阶中论述这一意义的三个层面,在第四阶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意义进行补强,论述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平等原则。考生可以以司法责任制为基点进行升华,提出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司法责任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围绕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行开题,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必须坚持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体现为两个层次,在依宪执政方面,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在依宪治国方面,国家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第二部分论述平等原则的内容以及其与推进严格司法之间的关系。平等的内涵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宪法法律对所有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予以平等保护,对受侵害的权利予以平等救济;另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纠正和追究。平等应当在法治实施特别是司法之中加以体现,因为通过推进严格司法来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第三部分是论述的主体内容,重点展示平等原则如何在司法中发挥积极意义,将平等的具体要求切入司法过程中,从司法法治、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论述:

1.有助于实现司法法治。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前面人人平等要求法官统一法律适用的标准,避免同案不同判,实现对权利的平等保护和对责任的平等追究。

2.有助于保障诉讼当事人的人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确保诉讼当事人受到平等对待,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保障,绝不允许法外开恩和法外施刑。

3.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完善司法责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必须明确,办案要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杜绝对司法活动的违法干预,办案结果要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四部分进行补强升华,考生应落脚在平等原则与司法责任制之间的关系上。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为指引,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在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办案责任制基础上,健全完善司法权制约监督责任体系,更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考生充分展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内涵,在准确把握平等原则与推进严格司法之间的切入点的基础上论述平等原则的具体意义,就能把握住本题的考查要点。在收官部分对平等原则和司法责任制进行主题升华,则可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l1V/0YsI/7NdyFDZYeWMX/3LqnxXisXj4llKZ7ou3s/QkedwodvmZ3m93sYhPzC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