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夏侯惇:最忠诚于曹魏政权的武将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人,是西汉太仆夏侯婴的后人,夏侯渊的族兄,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

说起夏侯惇,一定是跟着曹操最早起兵的人,也属于是曹操的亲信,而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段狠毒、能打胜仗,最重要的是十分忠诚,可谓是最忠诚于曹魏政权的武将,早年期间,曹操刚刚起兵讨伐董卓时,不论是兵力还是粮食,都相对薄弱,而此时的夏侯惇,便作为先锋多次率军直击敌人的阵地,冲兵陷阵,在兵力相对劣势的情况下,直接帮曹操稳住了阵脚,同时也积攒了很多的军事资本力量,当时最出名的事件就是“拔矢啖睛”,具体发生在濮阳之战,当年曹操和吕布在濮阳打仗,夏侯惇便带兵去支援,一面攻击吕布的将领高顺,打了没多久,高顺部下的一个叫做曹性的弓箭手便搞了偷袭,将箭直接击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猝不及防,中箭之后疼得直叫,但随后一把手就把那支箭拔了出来,结果连带着眼珠子也被拔了下来,士兵们光是看着都疼,但夏侯惇没有任何的抱怨,而是放了句狠话,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即,这眼珠子是爹妈给的,不能扔的,随后便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自己的眼珠子吞了下去,随后便再次提起刀冲了上去,直接一刀砍死了射箭的曹性,可见夏侯淳的狠劲儿,对自己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仅是作战方面,对于后方地方上的镇守,夏侯惇也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在曹操争霸的中后期,夏侯惇逐渐从“冲锋的将士”变成了“后方的靠山”,尤其擅长于镇守一些战略要地,当时夏侯惇长期负责镇守许昌,以及周边的一些地区,许昌是曹操起兵的基地,夏侯惇在这里不仅能抵御外敌偷袭,还能够快速组织兵力支援前线,但夏侯惇的防御并非死守不动,而是主动加固一些城墙的边防,再协调一些周边的驻军,这样下来,既能镇守边防,又能确保曹操在前线的粮食和兵员的输送,以及支援能够及时送达,对于经常打持久战的曹操来说,这一步十分关键,此外,夏侯惇在政治方面,也同样可以替曹操分担,当年夏侯惇在镇守地方势力的时候,亲自主持过屯田,修复过水利工程,直接使得一些地方上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曹操与袁绍决战之时,因前线严重粮食短缺,而夏侯惇的屯田便成了重要的后盾,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直接给这场战役锦上添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而这种既能打仗,也能搞生产的将领,无疑是全能型的将领。

不同于其他人,夏侯惇为人十分朴实,自己所得的赏赐都会分给自己的士兵,再加上早年就与曹操一同出生入死,在军中的威望很大,地位也十分高,因此每次曹操奔赴前线作战,都能安心的将后方势力全部交给夏侯惇,夏侯惇也十分能服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内部成员的矛盾就很少,而这种少有的团结,也正是当时作战时必备的一种精神,也是直接奠定胜利结局的一大部分原因,虽然在作战中,夏侯淳不能准确地做到运筹帷幄,同时也没有太多的妙计而言,但夏侯惇的“实用型”能力却恰恰能够与曹操的需求相配合,对于曹操来说,夏侯惇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做事十分靠谱,不会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而在当时的战乱之中,可靠也往往比投机取巧的智慧更让人安心。 wxfE30yWs01llt8N3YwWVcWS9Bx7+sy1GQwmIPMOGb1BzJdErDJRhqiwkX8HS/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