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司马昭:路人的确皆知其心

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的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昭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兄长为司马师,儿子为司马炎。

早年期间,司马昭就经常跟在父亲司马懿的身边,而司马懿从小就培养司马昭的见识能力,还经常带着司马昭打过与诸葛亮的北伐战争,渐渐的积累了很多军事经验,随着司马懿去世,其兄长司马师接手掌控魏国的大权,而司马昭就成了司马师的帮手,但又随着司马师也相继离世,司马昭便成了魏国最大的掌权人,官职直接升到了大将军,手里紧握着军权和政权,而此时魏国的皇帝曹髦基本有名无实,朝廷实际的掌控全部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为了继续巩固司马家族的势力,司马昭也推行了很多实际的政策,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稳固人心,司马昭为了能够稳住根基,便给老百姓谋福利,当时,地方上常年打仗,导致老百姓面临交税、服徭役的压力,也随之变得很大,此时的司马昭知道后,便直接下令减少一些赋税,对于一些受灾的地区,直接免掉了税收,还为流离失所的百姓安置土地,鼓励种植、让其谋生,而对于之前豪强夺取土地的行为,司马昭也下令规定限制这些豪强占地,还因此把政府手中的一些土地,分别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一方面是让百姓能够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农民没了土地之后无法生存而起义。

随着民心逐渐稳固,整顿边防和军队成了第二任务,虽然司马昭的手下士兵打了不少的胜仗,但司马昭同样规定,士兵军队不能随意抢夺老百姓的钱财,其次,对于一些地方官员,倘若是贪污受贿,或者故意欺压百姓,一旦被查出,就会立马撤职,严重的还会依法判刑,此外,司马昭还经常鼓励地方官员多多直言进谏,有问题就上报,而这一系列的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招揽人才,凡是想要归顺于司马昭的,司马昭都会给其官员的职位,就这样,凡是有本事的人,都被请到了洛阳去当官,不同于其他人,司马昭还特别重视文化的推行,支持修建史书、办立学校,为的就是让一些士大夫的阶层,以及一些知识分子对其进行认可,从而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提到司马昭,最出名的还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司马昭想篡权夺位的心思,随便一个路人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此事还要从皇帝曹髦上任说起,当时面临司马昭在魏国的权力,此时的曹髦心里很不服气,于是便和自己比较信任的人称,如今司马昭想把曹家的天下抢去,应该联合起来将其废除,最后,曹髦带着宫里的人一起去反抗司马昭,此时司马昭的手下直接将其杀害,而随着曹髦一死,司马昭就装模作样的,将动手的成济当做替罪羊杀死,但明眼人一眼就知道,司马昭这是在扫清最后的障碍,也为之后的篡位奠定了基础,而通过这起事件,也直接表了明司马昭的野心太大,以至于不能让自己身边有一丁点的威胁,以至于最后表面上装都懒得装了,直接摊牌了,连路人都能够看出其野心,之后,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就被后世广为流传,现如今,这个典故慢慢演变成了一个成语,主要在表达一个人的野心太大,以至于藏都藏不住,此话也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里形容野心的代名词了。 wxfE30yWs01llt8N3YwWVcWS9Bx7+sy1GQwmIPMOGb1BzJdErDJRhqiwkX8HS/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