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懿在曹丕和曹叡时期都在“苟活”,但却在背地里为自己积攒了很多的力量,尤其是获得了曹叡极大的信任,这将直接为司马懿之后的快速夺权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随着曹叡去世,临终之前将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给了两位大臣,分别是司马懿和曹爽,起初,两人达成一定的合作,共同辅佐曹芳管理朝政事务,但渐渐的,曹爽就想独揽大权,于是便开始想方设法的排挤,并且除掉司马懿,比如表面上给司马懿升职为太傅,但实则是想借机夺取司马懿的兵权,以免兵权在之后威胁到自己,之后更是步步紧逼,安插一些自己的亲信,比如夏侯玄来掌握禁军,从而垄断朝政,最后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实际上是想削弱一些士族的利益,面对曹爽如此明目张胆的攻击,司马懿选择了“隐忍”。
之后,便以年老为由闭门不出,甚至一度装病不说话,曹爽曾派人将进行一番试探,见此状况便彻底放松了警惕,而表面上司马懿按兵不动,实则在瞅准一个合适的时机动手,当时曹爽陪着曹芳出城扫墓时,司马懿眼看机会来了,便打着太后的旗号称曹爽要谋反,派其儿子司马师带着自己曾经秘密训练的三千名死士控制了洛阳城,自己则带兵堵在曹爽的必经之路上,眼见司马懿曹爽瞬间明白了一切,但可惜为时已晚,此时的司马懿假意对曹爽称,只要交出权力,就能保其性命,曹爽这人很没有骨气,一听说可以保命,想都没想就投降了,结果在得到权力的司马懿立刻反悔,直接命人将曹爽以及其党羽全部杀害,还诛灭了三族,还顺便将皇帝曹芳“接”了回去,来了一招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眼看朝廷大权即将全部收揽于自己手中,但此时的司马懿并没有着急上位,而是学着曹操那样,先控制实权,皇帝还是曹芳,自己则担任丞相,掌管朝廷,其儿子们掌管军权,像之前曹操一样,将自己的亲信安置到重要的位置,任何人不得反对,违者直接诛杀,为了削弱宗室的势力,司马懿直接下令将曹家的王爷全部软禁了起来,将原来曹爽安排的亲信,全部换成自己人,或者是司马家的亲信,确保军队只听任于司马家族,而不听任皇帝或者曹家人,将曹家宗室的一些兵权削弱爵位,或是直接收回兵权,此外,对于大臣们上奏的奏折,必须先经过司马懿或其儿子的手中,而皇帝只是徒有虚名,根本看不到关键的内容,即使看到了想要下命令,也没有人执行,因为朝廷基本全部都是司马家族的人,这一招似恰在效仿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懿逐渐用自己的权力将魏室架空,通过抢军权、抢官权、抢夺话语权,一步步将统治权力全部收揽于自己囊中,以至于最后曹家的皇帝,瞬间变成了司马家族的傀儡,而对于司马懿来说,虽然到死都没有称帝,但将自己的全部权力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等人,也为之后司马家的篡位奠定了基础,虽然司马懿夺权表面上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实际上却引发了更加混乱的战争,一些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借此机会南下,天下变得更加混乱了,往后的几年时间里,各地都在打打杀杀,政治风气被破坏,直接导致西晋一片混乱,不过,司马懿已经是历史公认的三国时期最大赢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