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生于英国德文郡,原名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Agatha Mary Clarissa Miller),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和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自小由母亲抚养成人,未受过正式教育。16岁时到巴黎学习声乐,但对文学的爱好使她最终放弃了当一个歌唱家的梦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参加了英国红十字志愿队,从事救护工作。大战结束后两年,即1920年,发表了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由此开启了她辉煌的创作生涯。该书第一次推出了比利时侦探波洛这个主人公形象——一个身材矮胖、长相有点滑稽、上嘴唇蓄着一抹精心打理的黑胡子、爱嘲人也常常自嘲、看似普通但却聪明绝顶的中年绅士。他的到来以及作者对他的塑造一下子迷倒了无数读者,以至于作者一直信心满满地让他在她的二十五部长篇以及众多短篇小说中反复出现,直到最后在《幕》(1975)中溘然离世。1926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她先与克里斯蒂上校结婚,1928年协议离婚。1930年与她外甥的大学同学考古学家马洛温爵士结婚。婚后,每年陪丈夫去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考察。1930年,阿加莎在《牧师家的谋杀案》中起用了新的主人公形象玛普尔小姐,一位来自英国乡村的女侦探。1947年,应英国广播公司之邀为玛丽王太后的八十寿辰创作了广播剧《三只瞎老鼠》。1956年,获“不列颠帝国勋章”和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71年,获英国女王亲授的女爵士封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之后因创作侦探小说方面的成就,被吸收为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荣膺英国女王授予的“侦探女王”桂冠。1975年,阿加莎写下她最后一部小说《幕》。1976年1月12日,她在英国沃林福特去世,入葬牛津郡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85岁。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总共发表了八十部脍炙人口的侦探小说,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和《阳光下的罪恶》等。她的小说被先后翻译成超过一百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突破二十亿册。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阿加莎是人类史上作品最畅销的著书作家。
《首相绑架案》是阿加莎一本标号为“作品81”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十一个简短但不失精彩的侦探故事。《首相绑架案》是其中的一篇,概要如下:
为了阻止即将召开的协约国会议,破坏英国的对外形象,挽回欧洲战场上的颓势,德国情报机构的特工策划并实施了一次针对正赶往巴黎途中的英国首相大卫·麦克亚当的绑架行动。首相的突然失踪,给英国政府及其官员造成了空前的惊慌,生怕发生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波洛接案后随即对该案展开了调查。由于事发突然,案报可供调查的线索不多,警方掌握的证据也聊胜于无,似乎一下子找不到任何头绪。然而,经过五小时的苦思冥想和一系列去伪存真、抽丝剥茧的推理分析以及此后一路追寻(其间曾乘船来回于英吉利海峡一次),波洛及其一众随行人员终于在警方和军队的配合下,于伦敦的郊外揭开了案子的盖头,逮捕了作案的元凶,使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从两位政要(下议院领袖埃斯泰尔勋爵和战时内阁成员、首相的密友伯纳德·道奇)找上门来求助到最后破案,波洛只不紧不慢地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不仅当天破了案,解救了首相,而且还亲自将首相送上了去法国的飞机,使其准时出席了于次日召开的协约国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对战争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演讲。破案速度如此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方法和逻辑能完成任何事情!”是波洛在办案过程中对其助手和两位报案大员说的一句话,笔者看后印象颇深,甚有感慨:破案如此,做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