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经济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中的关键转变包括由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升级。“十四五”规划纲要重视实现核心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强调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寻求自主研发突破。产业转型改变了对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这有赖于科技型企业服务体系的创新,通过政策引导融资等方式,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绿色发展通道,创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土壤。

一、宏观经济环境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全球经济虽然已经远离了“最黑暗的时刻”,并且正在逐渐复苏。但是,世界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风险,科技创新仍然是引领深层次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已经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消除了绝对贫困,并且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稳步迈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上了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征程,这是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历史新阶段。然而,中国仍然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经济和政治形势。美国提出“中国威胁论”并持续打压中国科技制造企业,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掌握科技创新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独立自主。基于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这表明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是完善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十四五”期间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型企业是重要主体,必须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和建设,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我国始终强调科技创新在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孵化条件和机会。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下辖广州市、深圳市两个一线城市,坐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经济发展核心区,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2020 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 760.94 亿元,连续32年居于全国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 922 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到40 692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7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22%,出口额达4.3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方面,广东省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3∶39.2∶56.5,以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4.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从2017年的11家增加到了1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9 991 家,企业营收规模达8.29 万亿元,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数量都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广东省在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从区域发展协调性来看,全省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格局尚未实现根本转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在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款等方面的差距仍有待缩小,2019年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为0.676 6,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增长动力看,人才、资金等经济增长关键要素的主要流向仍然是珠三角地区,要素质量也有显著提升,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点带动,凭借紧邻香港和澳门的区位优势,形成强大的协同发展格局;而粤东西北地区仍然处于要素规模扩张阶段,经济发展的创新因素发挥的作用较微弱,发展方式相对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从发展阶段看,从2015 年开始,珠三角地区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产业发展较为充分,并向现代产业体系迈进;粤东西北地区则处于工业化中期,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为破解这一区域发展难题,广东省规划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以精准差异化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宏观政策环境

为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环境,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提供便利,国家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措施,鼓励科技与金融结合。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6〕6 号)(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其若干配套政策中明确提出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以加强政府引导、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保险服务等方式,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纲要》由此开启了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快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被列为科技工作与金融工作的重要议题,科技金融被视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重点做到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探索建立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2020年,科技部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关于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立多层次联系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保障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开展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探索等相关措施,其对于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金融手段为科技型企业发展赋能,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其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通过宏观政策布局科技金融工作,政府能更好地引导和把握社会资金流向,形成有利于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 kCkHc3RDptlrILCPn2A94KG4sc2FRyr0WNezgnuRx7njA6lDd6Q3UXS+E0ej+L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