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养殖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动物的养殖和利用,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蛋白质,对人类的健康成长和进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宠物和观赏动物的养殖还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陪伴和无比的乐趣。
龟鳖是珍稀动物,它们起源于恐龙时代,虽然恐龙灭绝了,龟鳖却保留至今,因此,龟鳖具有“活化石”之称。我国对龟鳖的利用可追溯到距今 8 000 年前的史前时期,当时创造了龟鳖文化。古人对龟非常崇拜,视龟为“大宝”“神宝”“国之重宝”和“天下之宝”。《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黝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黝锦,运转应小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除了利用龟壳进行占卜外,还利用龟壳(龟甲)进行防病和治病。龟作为药用,首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龟甲能治妇科、肿瘤、痔疮、疟疾、四肢麻痹、外阴白斑等疾病,并有强身健体等功效。《食疗本草》也记载了相似的功能。《本草纲目》作了更详细的描述,认为龟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除了前述的功能外,龟还可治心腹痛、腰腿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和久泄,助难产,消痈肿等。长期以来,龟均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材料。食疗药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古代医学对食疗药膳给予高度评价。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专辟有“食疗”一卷,在学术思想上重视“养性”,尤重视食养、食疗,认为“安身之本必须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并主张“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即使用药,也可以将药物与药膳结合,构成美味可口,既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又含有能治各类疾病的中药成分的精致食料,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龟鳖的养殖源远流长,如春秋时范蠡就已开始进行鱼鳖混养,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代的龟鳖养殖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食用、药用和观赏的商业养殖,而且包括了用于科研方面、科普教育等。
养殖包括饲养与繁殖,单纯饲养而不进行繁殖的,不能说是养殖。只有进行繁殖,才能增加种群数量,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效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龟鳖消费国和养殖国,龟鳖养殖业已成为一些地区发展农业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地方优势产业,如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和海南等省区,龟鳖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也渐趋成熟。但面对龟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龟鳖养殖的书籍却很少,从理论上来阐述龟鳖养殖的书籍更是凤毛麟角。为了增补这方面的资料,我们编写了本书。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大龟鳖养殖者及一些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待再版时改正之。
李贵生
2021 年 3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