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客家山歌剧在梅州诞生已近百年,百年来,该剧种通过千百回上山下乡演出,数次进京并参加全国戏剧节、艺术节的展演,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喜爱,也获得了专家们的热心关注和嘉许。为此,出现了不少谈论客家山歌剧的文章和书籍。但这些文章、书籍大都是从剧本及文字上着笔,而从客家山歌剧音乐唱腔角度去探究者则寥若晨星,滕冬红、滕琳的《客家山歌剧音乐唱腔艺术》可谓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本书从客家山歌剧音乐唱腔的出处、形成和发展着笔,引用了丰富的谱例,让观赏者和研究者可以掌握翔实的史料;也展示了剧种多元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为后来的演唱者、观赏者和作曲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剧种音乐史料。

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歌剧之根,丰富的客家山歌催生了客家山歌剧,在这一层面上,山歌剧音乐与山歌剧文学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客家山歌剧音乐的不断嬗变、创新和音乐创作手法的规范化,促进了客家山歌剧剧种品质的提升。而客家山歌剧音乐跨越原生态山歌的标志之一,就是日趋成熟的对剧中人物个性音乐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人物中心唱段的创作,这是剧种发展的坚实台阶。这些在本书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足以引起客家山歌剧音乐研究者和创作者们更多的讨论和争鸣。

在祝贺滕冬红、滕琳的大作岀版之际,除了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敬佩之外,也衷心希望本书成为客家山歌剧音乐研究的先声号角,帮助更多的后来人作出更深入、更卓有成效的工作!

陈勋华
2022年春月 34MAVPI7yQQLGuBalCBl+WNRas4TXWap5q7Itsd4NlN3iQFAiWsuhRGFOZD4+a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