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法

一是通过文献梳理地方社会史,了解澜沧江流域四大盐场的生产、交换等情况,掌握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掌握不同制度下的社会变迁,包括各种世俗和神圣的权力如何争夺利益、控制盐税,政教合一制度在盐业生产组织、贸易制度、关卡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影响。考察盐的交易圈,以及该交易圈辐射范围涉及的民族。二是对四川省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兰坪县档案馆、云龙县档案馆等几处的档案资料进行甄别和搜集,掌握地方盐业生产的历史,弥补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几个地区盐业史研究的不足。

2.田野调查法

把握盐业生产的变迁同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参与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深入访谈、细心观察,从当地盐民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对各个盐场的调查,掌握生产工艺、流通范围、运销方式,利用口述史掌握民主改革以来的盐业生产情况。为此,调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8月—2014年1月,主要调查了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盐井;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7年7月,主要调查了云南省兰坪县和云龙县的十余处盐井;第三阶段,2017年7月—2018年4月,主要调查了青海省囊谦县以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的九处盐场。为了上述三个阶段的顺利推进,笔者先后赴青藏滇地区进行了九次以上的调查;2018年之后,笔者又对滇西兰坪县和云龙县的几处盐井进行了三次调查。

3.系统方法和多样点并举

在澜沧江峡谷筛选出五个调查点,对其一分为四:“盐业组织系统”“社会控制系统”“文化变迁系统”和“贸易互动系统”,重点在“盐业组织系统”上。注意每个系统内部的一致性以及子系统之间的互相影响,注意模式化规则的集合,防止以偏概全,做到点、线、面结合。 yJBCIFVBE092qc6IlRQlv8odT24tjSNJF+UQWg4/ZvmW2ZO5ik0nLTDeMMnTeu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