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惑之年
bùhuòzhīnián

2020年1月17日《新民晚报》第23版刊登报道《古稀老翁状告再婚老伴独占房产》。文中写道:“ 洪老伯和张阿婆是 不惑之年 牵手的再婚夫妇,将近20年来同住在简陋的老公房里,双方一直感情和睦。……1998年5月,55岁的洪老伯经人介绍,与52岁的张阿婆结为再婚夫妻。 ”这段文字中的“不惑之年”使用有误。

“不惑之年”,指的是人40岁。《论语·为政》记载,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指人到40岁时因生活阅历的增加而能够明辨是非,不糊涂,因此后人把40岁及以后若干年称为“不惑之年”。这段文字中的“洪老伯”“张阿婆”两人“牵手”(即再婚)时,前者“55 岁”,后者“52 岁”,已远远超过 40岁,“不惑之年”不能适用。

同样是按《论语·为政》的记载,孔夫子又说过:“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到50岁看破世事,做事不再一心谋求结果圆满,因此后人又把50岁及以后若干年称为“知天命之年”。据此,可以把“不惑之年”改为“知天命之年”。

但是,无论是“不惑之年”还是“知天命之年”,都是比较古奥的说法,引语所出全文是一篇通俗的法律知识介绍文章,用语可以简单一点。如果把“不惑之年”改为“半百之年”,让读者一目了然,容易理解,表达效果更好。 6lC6aGVKBUsL+M/nQEGfwK9KynnBpZDruEpP8A5ikP6QEu1bn9SE3i63Lgv31P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